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探索乡村运营 加快典型培育

日期:03-22
字号:
版面:惠州观察·惠城视窗       上一篇    下一篇

    墨园村村民在家门口开档口。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摄

    墨园村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摄

    墨园强村合伙人计划发布现场。通讯员 吴凌飞 摄

    自省市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惠城上下统一认识、迅速行动,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全区指挥体系顺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1个典型镇7典型村容貌焕然一新、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取得了“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的阶段性成效。

    锚定方向、承上启下,惠城再部署再推进。3月20日,惠城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进会暨乡村运营动员大会在横沥镇墨园村举行,旨在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更好地为“百千万工程”探索惠城路径、提供惠城示范。

    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周文媚

    探索在前

    墨园强村合伙人计划发布

    乡村振兴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通过持续不断的迭代升级,目前乡村已经完成了将资源逐步开发,并沉淀为乡村资产的过程,已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但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同质化开发,千村一面;二是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产业缺少人才,有输血无造血;三是没有把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而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于乡村运营。

    “墨园村已经率先迈出了一步,村庄运营基本正常,发展态势很好,墨园村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和学习。”惠城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邹运章说。

    近年来,墨园村着力推进植绿、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三方面工作,推动乡村日益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跻身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来,为进一步探索和推进典型村培育项目,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去年年底,村里成立了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对墨园村产业与资源进行统一策划、开发、运营、管理,进一步探索村企合作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营地喝咖啡、乡间围炉煮茶、稻田乘坐小火车……在墨园村青山绿水的掩映中,一项项充满文艺范和趣味性的活动项目,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今年春节以来,墨园村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约200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

    以运营推进乡村振兴,墨园村正谋求“小试点”成为“大示范”。在惠城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进会暨乡村运营动员大会上,墨园强村合伙人计划正式发布,拾禾(惠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惠州市墨园里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强村合伙人企业与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惠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向墨园村授牌“乡村人才培育基地”,凝聚“百千万工程”强大合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年一提升

    重点提升村2025年全部达标

    当前,惠城区有首批省级培育典型村7个、拟培育省级典型村15个和重点提升村7个,这些村庄基础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且分布连片,在统筹周边镇村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带动片区协调发展方面前景广阔。

    “今年,我们要按照‘7+15+7’个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目标开展培育工作,推动政策向典型倾斜、要素向典型集聚、力量向典型集中,统筹做好定位谋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特色项目、合力攻坚等等,实现一年下来有一个显著变化的阶段性目标,切实逐步把典型村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区典型村取得新突破、新成效。”邹运章说。

    惠城提出,首批省级典型村要朝着成为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特色精品村”继续奋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示范样板。其中,横沥镇墨园村、汝湖镇东亚村、马安镇龙塘村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典型村培育方面探索越来越多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惠城经验。拟培育省级典型村要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新乡村治理、发展乡村产业等方面发挥优势长处,做出示范表率,确保2024年全部达到省级典型村考核标准。重点提升村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一镇一策、一年一提升,确保2024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5年全部达到省级典型镇考核标准。

    为达成上述目标,邹运章强调,要发扬典型村首创精神,向改革要动力,重点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等方面多出点子、多谋实招,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源,进行连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通过思想破冰、改革破题推动发展破局。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在培育典型村过程中,要下功夫做好保护性开发,引入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疗休养等,推动民宿旅游、森林康养等美丽经济发展。

    要压实责任,凝心聚力下好“一盘棋”。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班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要压实工作责任,做好服务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发动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和爱心企业等力量充实到典型村培育工作中。各区直单位、各镇街要通力合作,同时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典型村培育工作,发挥主人翁意识;要发动企业家、志愿者、乡贤、青年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典型村培育工作,充分发挥乡村运营官在典型村运营和发展中起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乡村运营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典型村培育提供策略性建议和实际操作指导。

    ■声音

    惠城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王少良:

    在谋划好村庄发展的蓝图中,我们要围绕“四个转”抓好落实,即:规划围绕策划转,景观围绕业态转,产业围绕市场转,机制围绕共富转。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我们要把住乡村建设的关键点“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时效,求好不求快”,边谋边干,边干边谋,带领村民共建宜居和美家园。

    横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原学成:

    推动墨园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不仅是我们响应省委“百千万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具体行动,更是推进区、镇、村三级联动,共谋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

    墨园村作为省级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拥有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墨园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惠州市墨园里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陆明亮:

    墨园里是第一家进驻墨园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与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一起,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贡献一份力。

    ■特写

    惠城墨园春节假期以来

    带动村民增收200万元

    距今约400年前,祖辈在惠城区横沥镇一处跑马滴墨,圈定了现今村庄的范围,故名“墨园”。400年后的今天,墨园村启动美村、趣村、育村、强村系列行动,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将“乡愁经济”生动地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年春节,墨园村“上新”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打卡——“墨园印象咖啡营地”“墨园有礼品牌运营中心”“等风来茶野小馆”“稻田小火车”等受热捧。这是墨园村推动乡村运营,创新实践抢先干的生动注脚。

    “以往的美丽乡村建设,常常遵循先设计后建设的原则,往往造成美丽乡村建设难以符合市场经营需求,导致大量资源资产闲置,运维压力大。”墨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红兰介绍,今年以来,墨园村学习浙江、茂名等地先进经验,以运营思维推进典型村培育,建立“产业为核、运营驱动、多方联动、强村富民”的乡村运营模式,对全村资源资产厘定的基础上,成立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率先推进乡村运营工作。通过运营,今年春节以来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约200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接下来,墨园村将加快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古村落博物馆群、国风小院、乡音小馆、主题民宿等一批运营项目,推动文旅产品升级,进一步完善乡村运营体系。

    为塑造以人为核心的乡村运营模式,墨园村实施强村合伙人计划,以“家园、游园、墨园”为乡村运营品牌,招才引智帮忙干。“强村合伙人计划的实施,推动人才下乡、创意返乡,构建集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云乡人共筑的理想乡村新社群。”刘红兰介绍,强村合伙人计划将通过各类运营项目吸纳各类乡村运营创业人才50人以上,落地合伙人项目10个以上,整合提升现有业态5个以上。同时,加快推动云村民招募计划,吸纳云村民2000人以上,通过数字赋能乡村运营。

    带领更多老百姓共同致富是强村富民的核心宗旨。刘红兰介绍,接下来,将由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村民签订闲置物业代招商运营协议,盘活村民闲置资产,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开设档口,着力实现村民在家门口收租金、挣薪金、赚股金;依托乡村学院开设墨园村民课堂,定时开展各类村民素质教育和创业培育,带动村民在地就业创业。“今年,我们要通过运营培育带动村民创业就业50人次以上,推动形成全民参与乡村运营的新格局。同时,要联动村民理事会,设立共富基金,支持村民创业就业,打造共建、共创、共享的活力乡村。”刘红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