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镇三联村打造的都市现代乡村风貌带。受访者供图
感受凤岗镇三联村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来一场纯粹快乐的骑行——
骑上单车,你可以无障碍地畅玩全村。三联村依托人民公园、兴贸公园、休闲长廊、宪法主题公园等公园绿道、碧道建设及“美丽庭院”改造成果,规划了贯通全村的无障碍人行道,打造出一条都市现代乡村风貌带。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与核心竞争力,三联村的乡村风貌带便是东莞城市品质提升的亮点之一。
在凤岗镇,像三联村这样的城中村正以明确的定位开展改造,陆续变身各具特色的“城中景”。
改造大街提升中心区“颜值”
三联村位于凤岗镇中心区,凤深大道和凤清路纵横而过,总面积仅3.43平方千米,却容纳着3万多人。村如其名,三联村由排沙围、鹤凫堵、洋稠尾三个村民小组相连而成。
“三联村是展示凤岗形象的窗口之一。”在三联村党委委员周龙看来,三联村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商业基础扎实、人气兴旺,对其改造是凤岗镇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改造的重中之重便是永盛大街。横穿三联村中部的永盛大街,是三联村最繁华的街道,也是凤岗镇最大的商贸业集中区域。明确了定位后,三联村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支持工贸、商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
商贸业是三联村的丰厚家底,也是发展引擎。
每到夜幕降临,街灯亮起,永盛大街再次“变装”。三联村效仿深圳盘活地摊经济的“金点子”,学习“乐购凤岗嘉年华”体育馆夜市的经验,对永盛大街现有的流动摊贩规范管理,将流动摊贩变成固定集市,规划成集聚商业化、文旅化、城市化管理的商圈。
周龙表示,对流动摊贩进行集市化管理有两大好处,一是能提升管理效率,避免流动摊贩自发堆积摆摊,造成交通隐患或遗留垃圾等问题;二是刺激消费,盘活永盛大街周边实体经济,逐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永盛大街的改造中,三联村还将大街中心改造成了文化长廊。三联村村民房先生常和家人在文化长廊散步,那里是他们休闲的“心头爱”。
“永盛大街曾经有一条污水渠,天气炎热时,常常散发恶臭,村民都捂着口鼻经过,更别说来这儿玩了。”房先生介绍,永盛大街环境变好了,消费也更旺了,过去本地人喜欢去香港、深圳玩,现在开始有人回到凤岗定居,感慨家园的蝶变。
精细化“滴灌”家门口的美好
早年,三联村主要是三类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配套相对落后,村容村貌欠佳。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人居环境,便是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的主线。
三联村制定了《凤岗镇“百千万工程”三联村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清单,精准发力,切实打通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凤岗镇城管分局副局长刘定分享了精细化治理的经验,“我们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对村辖区内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危旧农房以及内街背巷环境卫生进行治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排沙围、鹤凫渚、洋稠尾三条小组的道路升级工程和‘三线’整治工作。”
随着三联村旧巷、碉楼“美丽庭院”改造的开展,文创、餐饮等产业走进旧巷、碉楼,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集聚着人气、商气、烟火气。同时,“四小园”逐渐变得随处可见,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与精致的墙体涂鸦相得益彰,古色古香的“旧”空间与烟火气十足的“潮”商圈碰撞出新火花。
精细化改造需要久久为功。刘定认为,三联村还要推进村内道路升级改造,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颜值”,吸引优质资源、优质企业、人才集聚,提升区域消费的“内涵”,让村民能在方寸之间遇见更多美好。
在产业方面,《工作方案》提及,三联村计划利用麻埔坳工业区内一块1.3万平方米空地,改造为3.9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吸引优质制造业企业入驻;有序推进三联路705、707、751“三旧”改造单元项目,统筹经济发展。
三联村也将精细化的“滴灌式”服务推广到优化营商环境领域,以此稳住辖区内企业,完善企业挂点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
在文化方面,凤岗镇中心小学西侧一块超6800平方米的空地,被写进了当地的规划蓝图——凤岗镇计划在此打造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公益性社区级文化服务中心,为凤岗镇中心区的居民提供优质的基础文化服务。
该中心还将与辖区产业融合,促进周边零售、住宿、餐饮消费持续增长,活跃商业氛围,打造精品服务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商业和资本进入三联村。
凤岗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未来,三联村将继续遵循“商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发展模式,突出商贸中心优势,极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持续提升村居绿化美化水平,让村民尽享绿色之美,真正打造成凤岗镇的“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