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新兴“创国文” 再接再厉

日期:03-21
字号:
版面:新兴视窗·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兴推行治建并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谢冠瑜 摄

    消防人员为市民讲解消防知识。梁颖 摄

    市民在义剪摊位排队等候。梁颖 摄

    城市之美,美在文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全民参与、单位尽责;一下谦让、一声问候;一个搀扶、一次指路……动人事迹、精彩片段不断上演。文明力量如温暖阳光,润人心田,正是他们点点滴滴的付出,让新兴越来越美好。

    文明实践摊位摆进城区文化广场,在开展政策知识宣传的同时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举办中医药进社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翔顺社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中医药保健服务;每逢节假日,在各大景区(点)都能看到志愿者值勤的身影……

    2021年,新兴开启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今年进入攻坚之年。一直以来,新兴坚持高位推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力整治卫生环境、交通秩序和市场秩序,以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致力于常态创建。

    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

    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绿意盎然的环境、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舒心;在小区、在路旁、在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处处可见;在商超、医院以及各个公共场所,人们有序排队,秩序井然……今年以来,随着新兴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荣誉,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自2017年起,新兴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篇章,从获评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到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行列,新兴的创文之路并不好走。

    进程一步步推进和整治一项项落实的背后,是新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点工程。

    一直以来,新兴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指挥棒,将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管理的各领域,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创建活动,带队督查点评。

    同时,各镇各部门和村(社区)也分别安排专人负责创文,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文办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县镇村三级联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此外,为系统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新兴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针对车辆乱停乱放、街巷占道经营等“城市病”,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秩序整治、集贸市场及其周边背街小巷整治等专项行动,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变成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

    为将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新兴建立起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日常巡查制度。县创文办组织多个专项巡查小组对多个城中村、集贸市场、主次干道等进行巡查暗访,并督促有关单位抓好整改落实。日常的文明动态监测及监督机制也在不断深化,真正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到重在日常、抓好经常、融入平常。

    实践“活”起来 文明“热”起来

    日前,县中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在筠州花园二区开展义诊活动,提高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家住附近的居民梁姨马上去现场免费体验了一把中医理疗,“我有颈椎病,艾灸后感觉轻松多了”。

    文明实践是新兴创文的一项重要抓手。近年来,新兴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精准服务群众,打造集教育、文娱、服务为一体的阵地资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同时完善管理架构和人员配备,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章制度,制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实践活动计划,强化活动经费保障,确保每月有主题、每月有活动,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让实践“活”起来、文明“热”起来。

    此外,新兴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活动。如传承崇文重教,耕读好家风好家训,推进移风易俗;以新兴为主题作词作曲奏响文明新兴;倡导全民植树、绿美行动彰显生态惠民理念;开设长者食堂守护长者晚年幸福生活;开展“村BA”活动,掀起群众性文体活动热潮,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乡村遍地开花、落地生根。还评选出“新兴好人”“最美家庭”等,选树一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乡贤人物等,引导教育广大群众见贤思齐,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还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类型和领域,统筹调配社会各界公益队伍,开设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由点及面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盘活阵地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典型带动,让榜样的力量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实践,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志愿服务为契机,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文明实践真正实现广覆盖、能落地、有实效。

    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