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和美雷州”城乡蝶变满目新

日期:03-19
字号:
版面:雷州视窗·聚焦       上一篇    下一篇

    龙门水库水碧叶绿,环境优美。受访者供图

    “海威2号”是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杨川 摄

    春日已至,万物生发。泥土之下,充满生机的“土特产”正破土而出;海水之中,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正唱响“海上牧歌”;地表之上,昔日的危房荒地一跃成为“打卡点”……纵览雷州大地,乡村振兴的活力正破土而出、向上突围,奋力描绘和美雷州“新画卷”。

    ●陈文

    乡村和美??

    美在颜值内涵共提升

    雷州大地的乡村,一栋栋精致的房屋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加之树木葱茏的点缀,呈现出“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入画来”的美丽景色。

    近年来,雷州市以农村“五治”为载体,正积极推动建设176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辐射人口16.2万人,对标《特色精品村标准》,精准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变成了公园、庭院变成了花园,不断提升人居环境“颜值”,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具有雷州特色的新乡村。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雷州在机制规划上下足“绣花功夫”,让资金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雷州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发展思维谋划发展,充分利用涉农资金、奖补、债券等方式打包项目‘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制镇提质增效、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保洁等民生领域工作,变化就在身边,变化看得见、摸得着。”雷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沈塘镇的处井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房车候鸟族”,吸引他们的,正是淳朴的民风、热情的村民还有村内的优美环境。“这里是个好地方,这里人特别好、治安好、气候好、风景好!本想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就走了,后来村民、村干部都非常热情,所以今年就直接在这里过年!”来自吉林的李大姐高兴地说道。

    新春期间,处井村俨然变身为房车露营基地,停车场上停满了吉A、冀A、晋B、新B等外地车牌号的房车,来自五湖四海的“房车候鸟族”因处井村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环境而纷纷选择在此扎营过冬,开启了“择山而居、傍水而眠”的房车之旅。

    该村贴心地为游客提供免费水电、加强警力巡防、送上取暖棉被、发放特色蔬菜、赠送景区门票……在当地专门划设的房车营地,从车主们停车的那一刻起,当地的“温暖”便接踵而至。不少房车客呼朋唤友,打算在村里过年,春节前期,处井村就聚集了160余台房车。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雷州市因地制宜、因乡施策,以乡村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合理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完善所需基础设施,对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

    此外,雷州市正科学谋划高铁新城、官山水库等新片区的开发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推动高铁新城与奋勇广湛经济合作园互联互通。逐步转移优质资源带动新城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与经开区产业发展互联互动,实现产城融合。

    产业和美??

    美在三大产业紧密融合

    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如何以创业创新促进融合,以产业支撑融合,用机制带动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如何融出“1+1+1>3”的效果?雷州市尝试在红土地、深蓝海中找答案。

    雷州市有着广袤富饶的自然土壤总面积360万亩,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是重中之重。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下,雷州特色农产品也在紧跟市场变化实现转型升级。

    说起菠萝,不少人都知道徐闻有片“菠萝的海”,殊不知雷州也有片“菠萝的海”。12月,是英利镇菠萝即将上市的时刻,菠萝种植成长期为17至18个月,一般于6月份开始种植,次年12月开始集中上市,一直延续到四五月份。

    果农将新鲜采摘的菠萝一筐筐地装到车上,菠萝并非直接销往市场,而是被运送到十公里外的食品加工厂进行加工。

    据了解,英利镇菠萝种植历史悠久,资源禀赋条件良好,菠萝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常年位居雷州市第一,是湛江市菠萝产业的核心优势区域,但大规模的菠萝产量带来了新的问题——菠萝鲜果保鲜时间短,导致了大量的菠萝品质受损,客商拒收,烂菠萝堆积如山,有些种植户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早在2016年时,曾经出现过上等果田头收购价仅0.6元-0.7元/斤,次果最低卖到0.2元/斤,即使如此低价,大部分菠萝仍无人问津,烂在地里。

    解决菠萝难以储存的问题,唯有深加工。“菠萝鲜果有淡季旺季之分,但菠萝加工几乎全年都是旺季。”广东南派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南派食品”)负责人郑英豪说道。南派食品有稳定的鲜果供应商和订单,加工后的产品时常供不应求。先后服务豪士、真功夫、百草味、稻香村、沪上阿姨、古茗奶茶、盐津铺子、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国内知名品牌,并在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南派农场),俘获万千品牌商和消费者的喜爱。

    雷州市除了在土地上做文章,更是在深海中探索“蓝色经济”。在乌石镇流沙湾的近海,一笼笼吊养在木桩上的珍珠贝随着波浪起伏摇晃。渔民们划起小船赶到珠桩前,连笼带贝一起运送到岸边的加工场,一颗颗流沙南珠逐步蝶变成了一串串珍珠饰品。民间俗语道:“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素以光彩夺目、晶莹璀璨而享誉世界。宋代时期,“三雷”珍珠便是上贡朝廷的广东本地三大名产之一。雷州流沙海域便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流沙南珠”的重要产地。鼎盛时期,我国南珠90%在流沙集中加工后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沙村也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

    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下称“尊鼎珍珠”)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出口到欧洲、美洲、亚洲等地。接触电商后,尊鼎珍珠将珍珠生意从2B(企业端),延伸到了2C(消费者端)的支点,正是电商和直播这类平台经济的创新业态,改变了流沙珍珠的销路,去年“双十一”电商节,尊鼎珍珠销售额便比平时约增长了40%。

    目前该公司正在打造120亩“雷州市流沙珍珠孵化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尊鼎珍珠文化产业园)”预计投资总额1.5亿元。以挖掘南珠历史、传承南珠文化、展望南珠未来为核心,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并联结带动周边村2000个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可接待观光旅游人数5万人次左右。

    在流沙湾的深远海,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新天地。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湛江湾实验室等单位,利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智能养殖平台技术,在湛江市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资金的支持下,建成并投产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一号”“海威二号”,单个周期可养鱼百万斤以上。

    而雷州金鲳鱼是湛江海洋牧场的明星产品之一。近年来,雷州市顺应现代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调整养殖品种和结构,大力发展深海网箱金鲳鱼养殖,保障优质海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加快发展“深蓝渔业”。

    在逐渐火热的预制菜赛道上,金鲳鱼异军突起,表现出彩,销往国内的批发市场、各大商超,有的则继续“漂洋过海”,出口至欧美地区和RCEP成员国。

    如今的雷州,一个个山水相依、业兴景美、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正在崛起,一幅幅产业兴、颜值高、乡愁浓、活力足的乡村振兴“和美雷州”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