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新国企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日期:03-17
■曲 朝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标志性工程。机场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体、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和国企深化改革部署,在党建引领、聚焦主业、科技创新、创建一流等方面下大功夫,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机场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征程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民航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高质量发展上。
要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党的领导全覆盖基层班组,构建“党委赋能支部—支部赋能班组—党员赋能员工”的基层党建格局,促进党业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基层班组作为机场运行管理基础单元的强基功能。要完善机场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的重要指示精神,确立安全底线和服务至上理念,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当代民航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凝心聚力推动机场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功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民航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机场是民航产业体系的核心骨干企业。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机场布局、航线网络与航空物流网,大力发展通程航班、多式联运,为群众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机场产品和服务,推动机场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共享。
要整体优化机场群的功能布局,加强枢纽机场与中小机场的协同联动,推行“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深化跨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促进航空市场与地方经济均衡发展、优势互补。要增强机场枢纽的产业引领支撑能力,以机场产业链带动航空物流、制造、服务、通用航空等产业集群发展,放大机场枢纽的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功能,助力构建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切实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等世界级机场群联通内外、链接“双循环”的独特优势,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场群、产业群,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注重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机场属于重资产、重人力型企业,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并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征程上,要全力打造智慧机场,推进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一体化智慧安全监管平台,积极推行无纸化便捷出行、货运一体化、易安检等服务,在降本创效的同时让客户体验更加安全美好。
要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注重精益化、精细化管理,围绕机场流量资源大力发展非航业务,结合资源禀赋与核心能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模式,加速与民航金融、数字经济融合共促,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要加快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飞机维修制造、工程建设管理、设备维护维保等方面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对“卡脖子”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持续深化改革,对标世界一流,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国企
自2002年属地化改革以来,国内机场已经全面企业化,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分子,必须认真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实施《全面深化民航改革行动计划》。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准确把握机场基础设施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双重角色,落实分层分类改革要求,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持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深更广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健全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要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业务和市场空间,注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机场,在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中锻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场力量。
作者系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