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朱紫”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踊跃参与。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3月11日,佛山禅城“游朱紫 大红大紫”系列活动在美陶湾火热开锣。
这是佛山禅城十大民俗活动、岭南年俗欢乐节的子活动之一,也是新春后美陶湾的首场文化活动,融合了陶瓷、音乐、粤剧、功夫、朱紫“三太”文化等元素,形成了佛山文化的“大合唱”。
活动既呈现节日欢庆,也寓意万物更新,将美陶湾人、城、产、文的全新活力呈现在市民、游客眼前,持续激发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蓬勃活力。
这既是文化创新的实验场,又是一场千年陶都以文润城的创新实践。美陶湾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寻求文化的创新表达,助力禅城打造佛山“十大传统文化”高地,成为佛山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良好生态的模范。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莉 卢浩能
文化创新出圈出彩
千百年前,佛山人民缔造了朱紫繁华。
3月11日的活动现场,朱紫古街华彩再现。
这是一个文化活动的创新实验场。在朱紫街这条百米长街上,融合了陶瓷、音乐、粤剧、功夫、朱紫“三太”文化等元素。在点睛唤醒沉睡龙狮后,开龙窑、游朱紫、南风集等环节轮番上演,以创新方式,推动传统民俗的现代表达。
长长的巡游队伍中,湾华小学十番方队、黎冲小学状元方队、石湾一小汉服方队等充满本土特色的巡游方队尤为亮眼。十番方队身着传统服饰,手持乐器,演奏着古老的十番音乐,展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状元方队中的醒狮队伍,小队员们头戴醒狮头、身着醒狮服装,随着鼓点节奏,或腾跃或翻滚,不遗余力地表现醒狮的威武与灵动。
他们在锣鼓喧天中,化身文化的传承者和传递者,让游客、市民深刻感受到佛山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朱紫街尾的一个火焰色舞台上,学生们认真表演佛山武术。各拳馆师傅也在刀光剑影、拳掌翻飞中,展现拳法、刀法、棍法。
当晚的朱紫街,聚集了佛山醒狮、佛山剪纸、陶塑技艺、石湾玉冰烧等多项非遗文创,以传统与潮流文化的新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市民也以热情回应,有序到太元茶楼品复古粤式点心,在陈太吉酒庄参观手工酿酒,到太吉咖啡喝一杯“美酒+咖啡”,逛朱紫街品尝佛山功夫夜粥。朱紫街各处体验、打卡点,都留下了他们打卡拍照、玩咏春木人桩、制作木版年画的身影。
“佛山的民俗活动特别精彩,体验感很强。”广州白领陈淑怡与朋友远道而来。他们在朱紫街解锁了自己人生中的多项“第一次”,譬如第一次穿汉服在古街巡游,第一次品尝佛山传统美食等。
这些全景沉浸式的体验,重现历史上美陶湾CBD的繁盛景象,给市民、游客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获得感,再次点燃了游朱紫热潮。该活动也火热“出圈”,佛山特色民俗文化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推动岭南文脉之城迈向新高度。
奋进之路“热辣滚烫”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游朱紫 大红大紫”系列活动正是如此,它是千年陶都以文润城的一场创新实践。美陶湾通过激活文化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发展的合力,以及企业、市民等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在启动仪式上,可窥见一斑。
百年龙窑一炉新,龙年首批精美陶艺作品在启动仪式上出炉,“窑变万彩”尽显。龙窑大缸是其中一个窑宝,这既是吉祥缸,也是聚宝盆,凝聚的是石湾、禅城攻坚克难的决心,奋跃而上的力量以及再攀高峰的信心。南风古灶龙年首批出炉的精美陶瓷作品被放到聚宝盆内,寓意新年“佛山之心”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龙窑之火象征着热情、繁荣与新的开始。从南风古灶引出五百年不灭的炽热窑火,在美陶湾各节点通过火炬传递,由各界代表组成的13个巡游方队跟随薪火,散播幸福祥和、大红大紫的新春祝福。
在巡游方阵中,美陶湾各行各业的精英汇聚。传递火炬的火炬手中,既有陶艺大师、产业园区负责人,又有致力厂房活化与跨界赋能的新经济投资者等,他们都是美陶湾现在和未来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力军”。
近年来,美陶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城市环境,展现出了“佛山之心”的新面貌。当晚整场活动的巡游路线,将美陶湾的多个重要景点和区域串联起来,不仅展示了美陶湾的自然人文资源,城市更新的新成果,也是一种“齐心协力促发展”的精神体现,燃起美陶湾向新、向阳、聚心之意。
石湾更以此表明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全面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典范,致力让文化持续成为打造“六最”现代化禅城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链接
禅城企业家“游朱紫”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禅城“游朱紫 大红大紫”系列活动举办当晚,禅城区工商联组织20余名民营企业家一同“游朱紫”,感受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
在长约100米的朱紫街内,禅城区工商联副主席单位、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太吉酒庄庄主范绍辉绘声绘色地向企业家们介绍朱紫街上的各种有关酒文化的创意。
名为“情未央”的装置艺术吸引了企业家们关注——一块从朱紫街挖出来的、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石板,与另一块朱紫街重建的新石板一上一下放在一起。“这寓意着我们走过五百年的历史,面向未来再走五百年。”范绍辉说。
作为复兴“游朱紫”民俗的重要推动者,石湾酒厂注重以文化赋能企业发展。对此,范绍辉表示:“做文化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小火慢炖,陈年酿造。我们企业会扎扎实实去经营文化,不断释放其无形的价值。”
此次禅城区工商联积极响应区政府提出的“龙耀禅城 四季有礼”活动倡议,组织企业家前来“游朱紫”,除了让企业家感受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外,也希望一众企业家,尤其是参与“青蓝结对”活动的青年企业家在“游朱紫”过程中思考文化赋能企业发展的意义。
“做企业一定要具备‘匠人精神’,要有足够耐心和时间去沉淀自身的企业文化,做精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源远流长。”禅城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理事、乾晟房地产投资(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华华说。
“‘游朱紫’为企业产品增添更强的文化属性。”禅城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佛山市贰馬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劲认为,“游朱紫”已经成为了石湾酒厂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他表示,石湾酒厂复兴“游朱紫”活动,实际上是打造了一个文化体验平台,让更多人对岭南文化有新的体验。冯劲认为,企业打造文化参与平台,在商业模式上推陈出新,值得学习。
据悉,今年禅城区工商联开展“青蓝结对”活动,旨在培育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创新创业有活力的高素质新生代(青年)企业家队伍,引导支持禅城区民营企业实现代际传承,助力禅城产业基业长青,打造“佛山之心”。
禅城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青蓝结对”将会继续多元化开展活动交流,让青年企业家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观察眼
让文化“顶流”为城市“引流”
在全国各地的文旅大比拼中,美陶湾如何争坐“C位”?
归根结底就是要掏家底、拼文化,让文化“顶流”为城市“引流”。
在今年初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佛山首次提出要激活“十大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禅城也提出要打造佛山“十大传统文化”高地。
“游朱紫 大红大紫”系列活动,集合了佛山众多传统文化,正是激活“十大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回应。朱紫街的所在地美陶湾,在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深挖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青年陶瓷大赛、陶艺生肖大赛,以及创新启动了南风集创意市集,重启游朱紫系列活动,做到“周周有惊喜,月月有主题”,让本地文化与大众注意力更加紧密地链接起来。
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的具体行动中,美陶湾致力建载体、办活动等,推动文旅市场消费动能持续释放,实现“流量变现”,从而让文化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
这种精神动力还将贯穿美陶湾的整个建设过程。
“我们要营造政府愿意投、企业愿意改(参与改造)、市民愿意参与的良好氛围。”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罗韬表示,接下来石湾将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凝聚企业和民众的热情,让更多人参与城市更新,全面激发美陶湾的活力。
“举办文旅活动并非追求短暂的火爆,而是要有长久的沉淀。”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美陶湾,政企要通过守正创新,以持续的活动展示成效、提振信心,向人们传达美好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