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拓展文化赛道 唱响湾区强音

日期:03-13
字号:
版面:佛山观察·禅城视窗       上一篇    下一篇

    禅城加快美陶湾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廖明璨 摄

    3月11日,佛山市禅城区召开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和2024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区委书记严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禅城将高举思想旗帜,赓续历史文脉,唱响湾区强音,实施“佛山之心 强音行动”,涵盖宣传、舆论、文明、理论、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政策指引,以“六个大抓”全面提升文化经济驱动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通讯员 禅宣

    守正创新

    城市形象出圈出彩

    近年来,禅城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战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主流舆论持续壮大,建成五位一体全媒体传播矩阵,唱响“六最”现代化禅城最美音符。

    尤其是2023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大局,守正创新、奋勇向前,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八个“国字号”的荣誉。对内有力凝聚“禅城力量”,对外展示“佛山之心”城市形象,全区上下鼓士气、“禅城故事”传千里,央媒、省媒宣传报道禅城近6000篇次。

    去年以来,禅城的城市宣传也在进一步出圈出彩。推出“中国南庄”“美陶湾”“织梦张槎”“佛山古镇”一镇街一品牌,举办上百场活动,国潮音乐节带动线上线下超15亿人次关注,行通济活动吸引过百万市民游客参与。

    去年,禅城的文化产业也实现了蓬勃发展。获评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首批建设单位,南风古灶获评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岭南天地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区新增文化产业空间超20万平方米。

    在取得一批荣誉和成果的同时,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也指出,当前禅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新挑战、舆情风险复杂多变、文化资源转化不够、文化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凝聚力量

    守牢阵地打好主场

    展望2024年的工作,会议明确,要坚决扛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使命;要讲好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决扛起文化建设、文化赋能的重大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扛起成风化人、引领风尚的重大使命;要守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坚决扛起高举旗帜、筑牢防线的重大使命。

    “奔着‘人心’去、聚着‘人气’干、引着‘人流’走。”严冰表示,禅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势”:一是明时代大势,以思想伟力凝聚磅礴力量;二是立斗争态势,以主动意识守牢“禅城阵地”;三是强改革之势,以创新赋能打好“禅城主场”。

    今后,禅城将兴办“禅城开讲”。建立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完善“第一议题”领衔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跟进学、个人常态化学等机制。

    高唱“禅城强音”,禅城还将抓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大宣传时机,加强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讲好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禅城故事,宣传“百千万工程”、绿美禅城、城市品质、文化双创等工作的成效亮点。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报道,亮明态度、激浊扬清,让群众在众声喧哗里“听清事实”、作出判断。

    发出“禅城强音”,禅城区委还决定在全区实施“佛山之心 强音行动”,包括宣传、舆论、文明、理论、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政策指引,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一盘棋”思维,凝心聚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涵养“禅城风尚”,禅城将打造“人人皆风景”的文明培育品牌、“文明益晒你”的文明实践品牌、“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创建品牌。

    禅城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承载地,也是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主体。当天的会议透露,今年国家文旅部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现场会也将在禅城举办。

    “文化是时代给予禅城的考题。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客观题,而是主观题。不是常规题,而是抢答题。”严冰认为,今年必须是禅城文化乘势而上、纵深突破的一年。要拿出文化强区的担当,用改革之法、集众人之力,焕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点亮文化赋能的燎原星火,让禅城文化既有“满天星”、也有“当空月”,绘出文化繁荣的浓墨重彩。

    六个大抓

    推动文化事业变产业

    近年来,禅城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上都作出了探索,已有所成。但文化赋能事业变产业、事业与产业齐飞还未实现关键性的进展。

    “短板、不足,就是未来的成长空间。”严冰表示,禅城要以更大力度挖掘文化价值,激发文化赋能的增值效应、牵引效应、融合效应,加快拓展新赛道、形成新动能。

    会议提出,今后禅城将全面提升文化经济驱动力。推动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以“六个大抓”挺进事业变产业的新赛道。

    一是大抓产业平台锻强。联动南海、荔湾,合力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美陶湾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牵引构建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生态圈。

    二是大抓重大活动牵引。继续办好十大民俗活动、潮流文艺活动,争取一批国家、省级重大文旅活动落户禅城,在更高平台推广城市形象,链接资源赋能发展。

    三是大抓重大项目带动。大力引进一批时尚设计、数字创意、影视动漫、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文化装备制造等新业态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侨城外滩、国潮音乐基地、佛山左岸文化艺术走廊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建成。

    四是大抓新业态新场景培育。突出“文数”“文产”“文商”“文旅”“文农”跨界融合赋能,孕育一批先锋性强、渗透性广的文化主体“新力量”,打造一批有新鲜度、有话题度的文化产品“新爆款”。

    五是大抓文化企业倍增。加快出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政策,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文体娱规上企业翻倍达到160家。

    六是大抓实施“文化菁英”引育。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文创工作者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组建文化产业发展专家智库。依托广美佛山校区,打造文化创意人才研习基地、艺术设计人才培育基地。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一支铁军队伍。严冰勉励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战线的干部,要始终忠诚如磐、心明眼亮;要始终意志如铁、腰杆挺直;要始终初心如炬、腿脚沾泥;要始终进取如潮、善发先声;要始终大笔如椽、本领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