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
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如何看待“文旅热”,如何延续“文旅热”,如何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文旅供给?
“旅游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说,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促进形成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拉动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供给。这种互动和循环就是“文旅热”出现的背景和逻辑。
了解到各地网友喊话文旅局长的现象,孙业礼表示:“我们理解这是对我们的督促,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我们一定和各地、各部门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面对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些博物馆预约难、大型演出“一票难求”、境外游客旅游支付难等问题,孙业礼直言:“这些问题都客观存在,说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据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文化和旅游部门正在采取一系列举措,有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此外,我国还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流程梳理,对入境游环节逐个优化。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
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
目标有基础、有条件
面对外需低迷和不确定因素叠加等多重挑战,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如何?怎样推动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智慧海关如何打造?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延续向好态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同时,外贸质量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从趋势上看,有利的因素在积聚。”俞建华说,总体来看,今年我国外贸开局良好,初步判断上半年可以保持在增长的通道。
但他同时表示,当前形势复杂严峻,我国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一是政策再加力。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海关将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比如牵头组织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给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更多便利化优惠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间品目录、扩大跨境电商退货试点范围等。
二是服务再提升。更好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用,用好“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等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对外贸的监测、统计、分析,做好海关外贸景气调查,为企业抓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服务。
俞建华介绍说,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中国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最大、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他表示,海关要应对口岸各类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以前的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变化。打造智慧海关,就是要变海关的“四处撒网”为“精准出击”,变“大海捞针”为“瓮中捉鳖”,从而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让守法企业畅通无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当前金融风险防控形势如何?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就金融领域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
李云泽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
“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李云泽说。
他表示,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尤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
就防范金融风险,李云泽认为,当前重点在提升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上狠下功夫。将进一步健全涵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恢复处置的全流程防控机制;将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同时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度效;将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基础法制建设,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李云泽表示,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他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
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结合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等体育热点话题,谈体育发展。
今年恰逢奥运年,在部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方面,高志丹表示,要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与供给;高质量做好巴黎奥运会、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工作,争创佳绩、为国争光;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和体育素养;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讲好体育故事,传递正能量。
高志丹认为,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体育消费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激发。
在进一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高志丹表示,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
他还表示,要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出国产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供给与服务;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体系建设
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至82分,创历史新高;我国拥有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达24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机制。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建立起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诉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申长雨说,坚持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新一轮商标法修改,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要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通过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做好精准推送。”申长雨说,今年还将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破解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问题,培育更多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