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 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日期:03-09
字号:
版面:广东/时事       上一篇    下一篇

    刘菊妍。受访者供图

    “从大学出来到企业,我深切感受到要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让创新真正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菊妍分享起与中医药产业共成长的二三事时,总带着一股不服输不满足的劲头。

    第一篇论文、第一个科研项目、第一个科技成果……在科研生涯中,刘菊妍始终紧扣中医药。她一头扎进中医药行业,始终不改“用科技去服务更多人”的初心。凭借着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她获得第十三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等奖、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个人”、国家发改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丁颖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近日,刘菊妍入选2024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不改“爱折腾”的闯劲

    刘菊妍出生在江苏盐城,盐城是一座沿海城市,伴随着澎湃的潮水,刘菊妍养成了“爱折腾”的闯劲。

    1982年高考结束后,刘菊妍选择了南京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谈及本科专业的选择,刘菊妍充满自豪:“我喜欢传统文化,选择中医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刘菊妍踏进南京中医学院,从此翻开了她与中医药的人生新篇章。

    “硕士毕业工作几年后,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刘菊妍带着那股“挑战自己”的拼劲,决定在医学领域继续深造。

    博士期间,刘菊妍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中医内科急症疑难病专业。后来,在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指导下,她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课题研究。一次次侍诊、实践,刘菊妍不断开拓视野,提升自我。

    “我姑姑是一名军人,她英姿飒爽的神采让我心生向往。”1990年至2001年,刘菊妍参军入伍,在第一军医大学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当时上课内容广泛,我一边教一边学,可谓是教学相长,部队给了我很好的平台。”十年的军旅生涯,不但使她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有了进步提升,还练就了她对科研的一丝不苟与责任感。

    2001年,刘菊妍退役后加入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踏入新的领域,后成为集团下属企业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担任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负责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发改委“中药提取分离纯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基本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技术研究开发。

    “当时厂房是废弃的,周围的草都有人那么高,草丛里有蛇,树上还有蜂窝。”刘菊妍坦言中心建设初期遇到的困难,“当时很缺人,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

    纵使环境艰苦、困难重重,刘菊妍带领着团队,从大处规划、小处着手,一砖一瓦、从无到有,构筑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打破技术现代化壁垒

    中心投入使用后,刘菊妍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超临界CO2反向萃取—低温溶剂提取—吸附分离—纳滤浓缩—冷冻干燥及逆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喷雾干燥等集成技术并在医药工业中推广应用;又以灵芝孢子油、蛋黄卵磷脂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难的其实是将其他行业的技术应用到我们中药行业中来。”刘菊妍步履不停,在中药科研领域不断挑战自我。

    她瞄准中药行业的药用脂质原辅料难题。面对着有效成分定向富集、有害杂质定向去除、氧化指标有效控制等困扰业界多年的脂质技术难关,刘菊妍带领团队使用多种提取分离技术。

    终于,她与团队解决了药用脂质原辅料产业化难题,打破长期的国际垄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高端药用脂质体原辅料领域的空白,为实现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现代化从“0”到“1”突破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005年,刘菊妍担任广药集团总工程师、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面对新的挑战,刘菊妍带领广药科研团队在新产品创制、上市后大品种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她坚持站在企业科技创新的第一线,率先开展中药提取分离关键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研究,构建了国内最早的中药提取分离产业化平台之一,推动了我国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

    她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筑平台,领入门,扶上马,送一程”等创新举措,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在她推动下,如今广药集团形成了包括领域内院士专家团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推广队伍的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广药集团的博士人数也从2005年的不足10人到如今的100多人,实现了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飞跃。

    “搞科技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是十分重要的,要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创新永远不能脱离企业实际与市场。”刘菊妍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认识到,社会和市场可以为科研创新提供灵感,科研创新也可以反过来回报社会。

    南方日报记者 马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