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向“绿”而行 向“高”而攀

日期:03-08
字号:
版面:清远观察·佛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融汇断桥、古树等元素的水头镇新联段小微湿地,成为绿美佛冈展示窗口。

    “植”此时刻,南粤大地绿意盎然。从水头镇小微湿地,到羊角山省级森林公园,再到县城绿道,无论乡村还是城镇,绿芽都在佛冈大地萌发。

    潖江奔涌不息,绿意环绕四周。这是佛冈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所带来的新面貌。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在佛冈上下早已形成共识。只有向“绿”而行,方可向“高”而攀。

    为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佛冈上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年来久久为功,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行动上持续发力,譬如构建林长制体系、实施“六大行动”等,系列动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绿植数据持续上升。完成林分优化1.88万亩、森林抚育2.3万亩、“五边”“四旁”绿化提升2000亩,动员社会各界义务植树近10万株。

    绿美空间扩面成景。全面完成北山公园改建,引入社会资本3000万元打造羊角山绿美生态示范点,成功创建市级林长绿美园,水头镇新联小微湿地获评广东首批小微湿地示范点。

    绿色产业势头强劲。氡温泉康养产业持续壮大,熹乐谷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药王谷医养中心投入运营,森波拉、聚龙湾等温泉度假区相继完成改造升级。

    绿色工业提档升级。约克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年纳税增长66.33%。绿色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增长9.78%,占全县日均用电负荷的69.25%。

    从森林面积扩大、质量优化,到城市绿地空间扩容、绿色产业增产,再到绿色能源担纲,在一个个持续攀升的数字与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绿美佛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上逐“绿”前行。

    当前佛冈全域森林覆盖率69.58%,远超全省水平。传统“靠山吃山”式发展,完全依托大自然的馈赠,解决不了乡村群众高质量就业,更谈不上让他们发家致富。恰逢其时,以绿色、康养为主题的文旅消费,给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带来了就业致富的新契机。在植绿增绿的同时,守好这片山,用好这片林,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

    依托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将生态的“高颜值”转化为经济的“高产值”,将“含绿量”变为“含金量”,是佛冈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必须要解决的发展命题。立足资源禀赋,笔者认为佛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整合好“绿”资源,打造生态文旅产业链。“氡”温泉是佛冈的金字招牌,加之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帮扶,点亮了佛冈“温泉+中医药”的新名片。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离不开深度对接大湾区旅游消费市场,用好“氡”温泉资源。为此,要鼓励旅游景区、乡村民宿提档升级,强化文旅产业链打造,大力发展温泉体验游、中医养生游、乡村休闲游、研学游等特色精品路线。

    ——推进景村融合,串珠成链带动乡村游发展。绿色是乡村最大的优势,要围绕典型镇村、“五边”“四旁”,在县城打造“小花园”“口袋公园”,在乡村建设更多“四小园”,见缝插绿、见白补绿,提升县镇村绿美水平。围绕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步道等绿带,整合古村落、休闲公园、旅游景区、小微湿地等绿色资源,提升生态优势,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带动乡村休闲游发展,让绿美景观丰富村民精神享受。

    ——试点林下经济,推动林业资源转化为林下经济。随着典型村培育的推进,迳头镇楼下村在市直单位的帮扶下,开拓了种植麻竹的林下经济新思路。不妨以楼下村为试点窗口观察,尝试推动北部生态镇联动英德做好竹文章,发展麻竹笋产业,培育优质竹林资源,打造竹林种植基地,建设竹产品加工中心,探索竹生态休闲观光游;抑或以市场导向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化、品牌化,支持益肾子等绿色经济林果精深加工。

    ——抢滩布局绿能,引导制造业向“绿”而行。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佛冈正冲击“工业强县”新目标。面对制造业逐“绿”前行的必答题,抢抓风口布局新能源产业成了共识。引导制造业向“绿”而行,应全力保障优质新能源项目要素需求,加快风电、储能等项目建设,构建“风光气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新格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和设备改造,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行者无疆。在新的征程上,期待佛冈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协同推进绿美生态广东建设,书写高质量发展“绿美答卷”。罗沅琪

    本版统筹: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