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出力清淤泥 “通经活络”备春耕
日期:03-08
南方日报讯 (记者/邱日华 通讯员/佛水宣)岭南,早春。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一支由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和村民群众组成的近千人队伍,在各村水塘沟渠里忙活着。随着淤泥、杂物被一点点清筛,渠道排灌功能得到恢复加强,以新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耕。
2023年11月,佛山抢抓冬修水利的好时机,在全市火热打响一场水塘河道清淤大会战,保障来年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
干群齐心力量大。去年以来,佛山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基层群众以主人翁意识参与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并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示范带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受益主体参与”的清淤工作格局。
位于顺德区的东海村、扶闾村、黄连村,在开展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中同步开展清淤工作,截至今年2月,清淤量已累计超过42万立方米。
高明区杨和镇狠抓水环境“小散乱污”突出问题,整体推进区域内冬春时节河道淤泥清理工作,积极对河道、五乡渠、养殖池塘等地方进行冬春季清淤,长度约3.5公里,清淤约6500立方米。
佛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真正见成效,相关部门扎实调研、科学谋划,推动水更畅、田更美、鱼更肥,焕发岭南水乡新活力。
例如,针对开挖前淤泥生态监测、堆放安全管理、泥渣运输管理、淤泥无害化处置等工作内容,佛山市水利局深入研判分析,按照“清理、堆放、运输、处置”的设计方向出台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提高清淤工作具体实施的效能。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好画卷徐徐绘就。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佛山市共投入人员14825人次,出动机械17220个台班,完成清淤河道188.45公里、水塘3130个、农田灌排沟渠582.33公里,共完成清淤总量241.69万立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扎实开展,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为丰富发展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佛山实践再建新功。”佛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