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和美乡村有“面子” 幸福生活有“里子”

日期:03-07
字号:
版面:新兴视窗       上一篇    下一篇

    水台镇棠下村风景。钟紫文 摄

    青山抱城朗,绿水绕人家。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台乡村的小路上,如同一道金色的光廊,引领人们走向大自然的怀抱。果园里、田野上,各种蔬果挂满枝头,红、黄、绿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丰收的画卷,处处洋溢着“人间烟火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外在美丽得体,又要内在充实丰富。盯重点、治乱点、建亮点,水台镇将继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不断扮靓和美乡村“面子”、做实幸福生活“里子”,助力“百千万工程”迈上新台阶。

    人居环境换新颜

    美丽乡村风景好

    “两年没回来,村里变化竟然这么大!”过年回村的陈二妹惊讶地和家人说,“这里一路上新种了好多树,发芽了肯定很好看。”在水台镇布茅村,一片片年前刚种下的“家乡林”初具雏形。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水台镇坚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照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投身到乡村绿化建设中去。

    除了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以外,2023年水台镇还投入超1500万元推进民生实事,完成了6.2公里镇村道路硬底、3公里水利修建等,以“打造示范、全域推进、长效管护”为出发点,投入超300万元打造奄村、布茅精品村,融入文旅元素建设4.5公里“云上水台 康养福地”美丽乡村风貌带;常态化统筹整治微小水体、排灌渠、裸露山体;再摸排、再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常态化巩固农村“三大革命”成果,加快推进风貌管控。

    水台镇还注重以长效机制激发共治活力,通过发挥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推动美丽圩镇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明确群众维护镇容镇貌的责任和义务,实行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制定水台镇文明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营造出人人参与清洁、户户提升环境的新局面,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同时,对村内闲置地、杂物堆放地等区域进行改造,符合条件的则采用改造成“四小园”等场所,实行村内保洁员标准化作业,巩固村庄清洁成效。

    目前,水台镇已启动圩镇六乱整治攻坚行动,并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强圩镇长效管护;通过升级沥青路面、增加道路旁绿化、粉刷民房外立面、统一建筑色彩、统一商铺招牌、规范停车位、改造娱乐场所、重建肉菜市场和设立水台特色的石碑与宣传标识牌等多种手段,积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水台镇精准发力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硬化路修到家门口、房前屋后井然有序、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乡村居住体验大大提升,水台人民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诗词歌赋的想象中。

    翰墨飘香书意浓

    文明乡村风尚高

    茶余饭后,乡亲们不再只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是三五成群走出家门,走进广场,伴随着舞动的音乐,自信地跳起舞,这是水台各村庄最为常见的一幅生活图景。

    星河灿,烟火繁,红红灯笼挂长街两边,锣鼓喧,丝竹弹,人群向远处聚散。在水台镇布茅村,即使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家家户户的门窗上还能看到一幅幅寓意美好的大红春联。曾经的风雨柴门,在一年年的对联更替中换成了大扇的铁门;当年的泥土院落,如今也停进了小车。

    村支书陈炳锐笑着说,春联是年前一个主题为“凝聚文明力量 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送春联惠民活动上为群众书写,还有志愿者服务团帮忙晾干、包装好。“书法家协会的老师们写得很好,我们都希望这种惠民的精神文明活动多下基层、多下乡村!”

    在水台镇棠下村,古老世兴家塾的屋檐上洒落层层日光,不少孩子坐在偌大的孔子像前看书、做作业,也有老人在孔子学堂内练习书法。据村支书邓绍洪介绍,自明初洪武二年始祖邓道满于棠下村安居乐业一直到清朝初期,邓氏子民就建有“四大书房”。随时代变迁,“四大书房”中的三大书房完貌不再,唯独世兴家塾还保留完好。

    为铭记历史,留住乡愁,棠下村积极对世兴家塾进行保护和还原。平时棠下小学的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让学生能更直观了解棠下诗书传家的历史底蕴,感受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浓厚的家国氛围。近年来,棠下村积极争取资金修复村内原有的古老镬耳屋、举人旗杆石、清朝古祠等,将新农村示范区与古村落保护区相结合,村庄“颜值”不断提升,村史“韵味”愈加浓厚。

    近年来,水台镇聚焦价值实现工程,把民生福祉与基层治理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建强服务阵地倡新风。各村积极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并与“百千万工程”等工作相融合,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2023年水台镇争取超400万元资金升级3个党建文化园、3个养老服务站点、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和1个新高鹤游击总队红色革命旧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布茅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通过充分发挥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等的作用,使之成为宣传文化阵地,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谭笑 钟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