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见缝插绿 “村村美”解锁“全域美”

日期:03-07
字号:
版面:湛江观察·视觉       上一篇    下一篇

    北潭红树林白鹭成群。 蓝伟强 摄

    一艘小船悠游于北潭红树林。 蓝伟强 摄

    市民在海滨公园内晨跑。蓝伟强 摄

    霞山东纯村的菜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杨文舟 摄

    红树林间,白鹭飞舞。 罗锦屏 摄

    ▽鹤地水库风景美不胜收。 罗锦屏 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三月的湛江,田野阡陌纵横,树木叠加嫩绿,花儿竞相芳菲,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连日来,湛江各地抢抓植树造林最佳时期,相继开展形式多样的添绿活动。自全市县镇村绿化工作启动以来,党员、群众、乡贤、企业积极响应,忙得不亦乐乎。

    一场场热火朝天的绿美活动背后,是科学谋划、同题共答。今年以来,湛江开展各类植绿护绿活动超1000场次,栽种树木超12.1万株,在“绿美湛江”的感召下,爱绿意识真真切切地走进每一个湛江人的心坎里。

    “植”此青绿

    带动主题林群植而起

    绿色新风起,喜事兆头来。去年以来,湛江各县(市、区)先后发出倡议书,呼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递绿色文明新理念,深入建设“绿美湛江”。

    “作为一名模范代表,我希望用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共创绿色生态文明的意识传达给师生。”近日,“湛江好人”龙头镇冠中小学教师招志娥与“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模范代表携手志愿者、党员干部,在龙头镇泉井村委会旁种下200株菠萝树苗,将村里荒芜的闲置空地变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文明林”。

    在几十公里外的孔圣山森林公园,这里的巾帼林也刚刚种下了161株紫花风铃木。植树现场,铲土挖坑、翻土松泥、种树扶正、浇水养护……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湛江各县(市、区)通过种植“乡贤林”“人才林”“同心林”,带动“巾帼林”“喜事林”“企业林”等主题林群植而起,全面深入开展全民植绿护绿行动,掀起一阵阵植树造林建设绿美家乡全民参与热潮。

    为了更好推动县镇村绿化工作,湛江各地党委、政府、“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组织部门等召开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累计29次,同时发布动员令。此外,围绕“在什么地方种树”“种什么树”“如何种树”,湛江也相继出台《湛江市县镇村绿化用地选址工作指引(试行)》《湛江市县镇村绿化工作技术指引》等文件,制定“1+9+10”乡村绿化工作方案。

    一树新栽益四邻,富美乡村待树成。据了解,目前湛江市10个县(市、区)均已编制了县镇村绿化实施方案。一系列指引、方案在县、镇、村纷纷落地,让绿美湛江建设有了“主心骨”,持续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走深走实。

    凝心聚“绿”

    绘好生态建设“村村美”

    近日,廉江安铺镇的黄花风铃木迎来花期,怒放的金黄色花朵迎风摇曳,如一串串“风铃”随风起舞,在古镇绿道上漫步,抬眼就是一片醉人的“绚丽黄”,眼前的美景正是安铺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的一道缩影。

    湛江将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同时按照各村不同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确保栽一片美一片。

    徐闻新寮镇结合海岛沙土特点,在西山村沿海海滩开展植树活动,种植2000株具备耐旱、耐盐碱和抗风固沙特性的木麻黄树苗,长大后起到耐干旱、耐盐碱和抗风固沙的作用。

    无独有偶,遂溪建新镇按照“应绿尽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动员村民在自家闲置宅基地、房前屋后空地等种上蔬菜、果树、花卉或绿化树,由村党支部结合党员网格化管理设立党员责任岗,委托村民管理,实现长效管护。同时,该镇还利用荒地、边角地等有限空间建设“小公园”。

    “自从家门口建好小公园,我们每天休闲娱乐、散步锻炼便有了新场地。”曾经的荒地变成休闲好去处,令建新镇后塘村村民周先生不禁感慨。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今年已种植121509株、折算绿化面积5000亩,当年任务完成率20%。其中赤坎种植702株,霞山340株,麻章3428株,坡头9000株,经开区613株,吴川6000株,廉江26000株,雷州41000株,徐闻9636株,遂溪24790株。

    浓浓绿意,蔓延在港城大地上,在镇村边、在景区边、在水边、在路边……绿色已被“绣”进湛江各个角落,“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成为现实,一幅绿起来、美起来的画卷正在湛江大地徐徐展开。

    邓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