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卫健局夜访人员了解医疗机构建设情况。
湛江市发改局到民主街道昌大昌超市开展稳价惠民夜访工作。
警察、干部开展“千干百警入户 共话平安遂溪”夜访。
“和事堂”白天议事,夜晚成为“平安夜访”的载体。
3月5日,逢周二,湛江“平安夜访”如约而至。
这一晚,在湛江经开区海滨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在此开展“平安夜访”,与闻声而来的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近况和难题。在湛江居住的省外退休人员如何领到高龄津贴?在海头渔村,村干部仍需人工抄150多户水表计算水费,有无办法解决这一堵心事?……在交谈过程中,群众不时吐露自己的烦心事,这些问题均被记录在册,全闭环管理。
当晚,湛江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同志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分别到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平安夜访”工作。
“平安夜访”,在当地已非新鲜事,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湛江品牌”。如今,湛江正蹄疾步稳迈向“平安夜访”2.0阶段。根据近日印发的《关于践行“四下基层”进一步擦亮“平安夜访”品牌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平安夜访”参与人员扩大至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工作目标扩大至六个方面,范围更广、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从1.0到2.0,湛江基层治理越来越活,“平安夜访”工作品牌愈擦愈亮。
●南方日报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湛新 康晓健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下访
当好群众知心人
“平安夜访”推动广大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主动下访群众,与群众促膝长谈。湛江开展“平安夜访”工作,是新形势下践行“四下基层”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当晚,夜访人员在与群众代表座谈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海头渔村了解详情。“我们村里有一所学校撤并了,目前正在闲置着,能不能按照国家政策把它盘活利用?”入户走访时,正在编织渔网的一户人家打开“话匣子”,让领导干部实地了解自己内心所想。
湛江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教育大市、驻军大市,许多基层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选择夜访,错峰了解社情民意,方便基层群众。如此氛围之下,群众更能敞开心扉,说些心里话。
“平安夜访”是当地的创新举措,它的故事篇章,在2022年已开启。2022年5月,经过精心组织筹划,湛江市麻章区作为全市试点正式开展,试点成效显著。
2022年10月底,湛江部署全市各县(市、区)全面铺开、一体推进,常态化开展“平安夜访”。县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周二晚上下沉到村(社区)开展“平安夜访”,进村入户面对面联系服务群众,破解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现象,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由上访变下访、由处突变预防、由应急变常态“三大转变”。
如今,“平安夜访”工作部署再上一台阶。从《工作方案》中可见,“平安夜访”工作目标分为六大方面,持续推动“平安夜访”走深走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有力;直面基层调查研究更加贴近民情;信访接待化解矛盾更加到位;现场基层问题更加高效;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带动各级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更加有效。
根据安排,湛江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参加1次“平安夜访”,多到困难多、矛盾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村(居)开展工作,其中,市领导结合挂点分工安排和工作实际,每两个月至少到挂点县(市、区)开展1次夜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逢单月自行选定县(市、区)参与“平安夜访”,逢双月由市委平安办统一调度安排参与“平安夜访”。
明朝张居正在《答福建巡抚耿楚侗》中有一句话,潜藏着基层治理的智慧:“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延伸到今天的湛江,则需各级领导干部传承好、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进田间地头,解民之忧、纾民之困,使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利民惠民富民的“幸福线”。
破题
办成群众舒心事
湛江市“平安夜访”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依托“平安夜访”,把群众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操心事,最终办成群众的舒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看数据,湛江开展“平安夜访”以来,平均每次到点夜访的领导干部4510人,平均每次夜访接待群众15816人次,平均每次夜访接处群众反映事项6874件,夜访受理事项及时办结率90%以上,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区),95%以上的初访事项一次化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纠纷消弭于萌芽。
在工作过程中,湛江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涉法涉诉等方面突出问题,全力破解群众关注的“热”问题、基层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制约发展的“难”问题。
作为主城区的赤坎区,老年人群与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数量多、群众需求多元化,基层治理难度大。北桥街道金田村村民房屋纠纷、寸金街道光辉市场周边停车难、中华街道轻工公司宿舍小区飞线充电……依托“平安夜访”平台,赤坎区先后协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夜访中,湛江突出抓好矛盾排查、风险研判等工作,重点加强土地征用、生态环境等信访高发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捕捉化解一批“小矛盾”“弱信号”,推动各种矛盾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依托“平安夜访”平台,湛江市防范化解一大批“邻避”问题和重点项目堵点难点问题,有力确保了湛江市重大项目落地开花。
聚焦“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湛江扎实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现场办公,通过现场“问诊”、集中“会诊”、深入“复诊”,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创文巩卫、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
“平安夜访”是一场团队合作。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立足工作职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一般受理事项实行现场办,对需要调度办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提请多部门合力攻坚化解。
在强化组织保障方面,湛江通过“平安夜访”工作方案,对“平安夜访”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完整规范,实现对全市1979个村(社区)全覆盖。
联动
拓展应用新场景
基层既是问题和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也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涌现最多的地方。“平安夜访”端口前移、重心下沉、直达群众,为政府和群众提供了良性互动的窗口,利用该优势,湛江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最大限度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磅礴力量。
以“平安夜访”为契机,湛江进一步探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打造更多宣传宣讲“微场景”,让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入脑入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湛江市县两级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把“平安夜访”作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迅速再部署,定期研判推进,结合业务实际和群众需求,做“平安夜访+”的探索创新工作,不断拓展应用新场景,落实落细各项措施。
3月5日的“平安夜访”同时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情况专访,这是“平安夜访+”的生动注脚。夜访人员走进湛江经开区乐华街道乐金社区海滨新村,实地了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情况,寻找实惠又可靠的湛江电动车管理之策。
结合“平安夜访”,经开区夜访干部针对经开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系列排查行动。区委政法委多次联合东简街道办、区公安分局、区人口局、区国土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联动,借力“春风利剑”行动开展“平安夜访”工作,打造“有趣不单一,新颖有格局”的夜访新特色。
“平安夜访+”拓宽基层治理的空间,群众参与为“平安夜访”提供智慧与力量。
周二晚总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湛江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平安夜访”活动,全市建立“一村(社区)一志愿者服务队”2405支,志愿者注册人数51万多人。登记志愿者中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热心基层事务的群众组建成“平安夜访”志愿者服务队伍,协助做好宣传引导、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湛江还积极搭建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在基层创新打造露天“党群干群聊天吧”、“连心树”绿地等亲民平台,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以“平安夜访”为平台,湛江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和实现渠道,推进“无讼村居”、高水平志愿服务团队、“群众最贴心的夜访团队”等创建工作,力争打造“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示范点”“一村居一亮点”“一行业一优秀团队”。
保障
全闭环化解矛盾
“平安夜访”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群众期望值高,需要各方面予以重视、多方共同发力。应如何刹住弄虚作假之风,避免“平安夜访”流于形式主义?
“三大举措”实施,全闭环化解矛盾。
当前,湛江建立完善“平安夜访”工作机制,实行“接诉即办”模式,严格落实“谁接访谁跟踪、谁办理谁反馈”责任制,对群众咨询、反映、投诉的问题全部接收,对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政策法律宣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首次接受上访诉求的干部全流程掌握情况,协同推进问题解决。
规范流程必不可少。领导干部接待群众采取现场接待、当面沟通、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按照“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结”的规范流程,确保群众能够依法、理性、顺畅、有序反映诉求。
全流程闭环管理让群众反映事项有始有终。湛江实施告知、登记、办理、反馈、评价五个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其中,群众受理事项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跟踪办理,诉求办结情况通报并反馈到群众本人,办理成效接受群众评价,五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归档结案。
“三个办理”协同,“全链条”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就地办。以“平安夜访”激活和发挥好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功能,发挥基层网格员“活地图”优势,夜访干部协同网格员有针对性深入做好入户宣传、访前调查、访中疏导,确保早排查、早发现。
——需求诉求分类办。依托“平安夜访”平台,对受理事项实行分类处置,一般事项现场办,重大问题调度办,疑难问题专班办。同时做好“群众出题”: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要求;“干部答卷”:“夜访办”调度业务部门进村入户解决好群众的诉求。
——线上线下“码上办”。开发“矛盾纠纷·码上办”,并与“平安夜访”融合对接,在线上受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按程序规范交办转办,形成线上线下统筹兼顾、联动融合、一体推进办理的工作格局。依托“平安夜访”平台,进一步做实“平战结合”应急处置平台,即“平时”着重抓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战时”实现“未动先知”“一动便知”。
强化督导问责,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提振干事精气神。推进会要求,纪检部门和党委、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在“平安夜访”工作中不认真、作风不扎实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湛江还将开展“平安夜访”工作作为提升干部工作作风、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手段,建立实绩纪实档案,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和“四个全面”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并对不履职尽责、不认真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追责问责。
■数读
“平安夜访”开展以来,全市共组建1586个夜访工作组,下访干部14214人,平均每次到点夜访的干部4500多人,共接待群众15800多人次、接受处理群众反映事项6874件,夜访受理事项及时办结率达90%以上,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5%以上
全市建立“一村(社区)一志愿者服务队”2405支,志愿者注册人数51万多人
“平安夜访”对全市1979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从机制措施上确保“平安夜访”工作到点到位常态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