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广场再添新绿。新城办供图
春风拂暖催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傅思林 摄
梅县新城处处见绿。沈威 摄
春季的梅县大地绿意盎然。冯森达 摄
绿色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梅县区的最美底色。沈威 摄
俯瞰梅花山森林公园,绿树红花相互掩映。沈威 摄
春风拂暖催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甲辰龙年开年,梅县区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启动绿美生态建设“双联双建”行动(下称“双联双建”行动),全区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爱绿植绿护绿活动,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创新举措
打造强富绿美新城乡
“双联双建”行动,是梅县区按照梅州市“绿美我家·美梅与共”“绿美示范·各美其美”和“绿美梅州·绿色富民”三大行动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结合梅县实际创新开展的“自选动作”。
“双联”即“百企联百村”和“千干联千户”。“百企联百村”是指组织发动全区各类企业全覆盖结对联系389个村(社区),引导广大企业深入挂点村(社区),通过认捐认种认养、种植“企业冠名林”等方式,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千干联千户”是指组织全区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9个乡镇389个村(社区)结对共建,统筹安排区直机关3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联系全区千户群众。
“双建”即建设“二十个主题林”和创建十大“最美”绿化美化示范样板。“二十个主题林”是指全方位、各领域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设林长挂点林、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巾帼林、客商林、企业冠名林等;创建十大“最美”绿化美化示范样板,包括最美乡村、最美圩镇、最美机关、最美校园等。
从行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双联双建”行动尤为突出参与群体的广泛性。“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引导社会各界发挥所能、所长,汇聚人力、物力、智力,携手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强富绿美新城乡。”梅县区相关负责人说。
绿色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梅县区的最美底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梅县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一年,梅县区加快实施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十大工程”,高标准建设“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绿美生态建设亮点纷呈。
绿美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从春天再出发,梅县区今年将继续坚持“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理念,确保完成今年7.5万亩林分优化,进一步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擦亮最美生态底色,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域铺开
全民参与植绿护绿
2月22日下午,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率区四套班子一同与全区干部群众参加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动员全区上下积极参与“双联双建”行动。
在东部快线第四标段植树点、白渡镇蕉南村南华坝和梅南镇新塘村等植树点,区领导与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一起投入植树造林中。春风吹拂下,大家三五一组扶直树苗、挥锹铲土、培土固根,相互配合,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新栽树苗迎风挺立、错落有致,为“四旁”“五边”“三江四线”披上了生机勃勃的“新衣”。
上下同欲,厚望可期。连日来,全区各地各单位接连组织开展植树活动,为梅县擦亮绿色底色。
在梅州综保区,梅县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瑞金与区工商联党员干部、企业代表携手栽种“客商林”,现场共种植310株洋红花风铃木。截至目前,区工商联已认捐绿美生态建设资金1200万元、树苗18000株。
在雁洋镇长教村,梅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赖启忠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雁洋镇干部职工等合力栽种“文化林”,200株紫荆花树在此“安家落户”。
在石扇镇松林村,梅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骆小锐与区委组织部、石扇镇干部职工、志愿者们协作种下一株株树苗,并与镇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绿美梅县生态建设相关举措。
乡村绿化如火如荼开展,城区植绿亦在有序推进。在华侨城广场、亲水公园,梅县区委常委、副区长吕瑜泉与区委政研室、区住建局干部职工及宝丽华集团、客商银行企业职工一起参与植树绿化,为城区居民休闲锻炼场所再添绿意。
南方日报记者 黄韬炜
通讯员 冯森达 王雅 傅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