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跃升大资金服务商 做“基石投资者”

日期:03-05
字号:
版面:东莞观察·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身穿一身别致的西装,却理着一个小平头,初见郭翰祥,很难想象,这竟是“百亿市值企业”背后的引航人。

    成立于2015年,扎根科创新城松山湖,宏商集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布局上市公司投融收并购、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市值发现与重估等服务,作为综合性创新型的“大资金服务商”赋能上市公司成长。

    从“百亿市值缔造者”到“大资金服务商”,对郭翰祥而言,“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风险”是他从业以来始终坚持的底线,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东莞实体经济是他持之以恒的目标。本期《高质量发展东莞策·莞商面对面》将对话宏商集团的“当家人”郭翰祥,听他讲讲宏商集团与城市的共生共荣之道。

    撰文:谢麦诗 何绮莹 摄影:何绮莹 李家威 策划:戴双城

    敢做敢拼 资深从业者的时代新体验

    一杯清茶下肚,郭翰祥将其经历娓娓道来。

    如同响彻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爱拼才会赢》中唱到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出生于福建的郭翰祥身上有着浓厚的闽商气质,小个子蕴含着大能量。

    极少人知道,在成为“资本红娘”以前,郭翰祥曾是一个服装品牌商。

    “我其实不是科班出身的,最早我是做纺织和出口外贸的。”跟随父辈来到东莞大朗,郭翰祥从纺织实业做起,从出口外贸转向做内销,直到2014年,他才转型加入创投行业。

    “当时国家鼓励创业创新,我就开始慢慢接触这一行业,投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谈起十年前投的第一个车联网企业,郭翰祥仍印象深刻。

    非科班出身,从股权投资到证券投资,从并购重组再到可转债、定增,郭翰祥一路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并在2015年于松山湖创立宏商集团。

    “我一直觉得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团队的伙伴都是来自知名VC、PE机构、基金证券公司的,具有金融、投资等领域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而郭翰祥则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跟项目创始人的交流和沟通上。

    郭翰祥坦言,在宏商集团从0到1发展的时期,正好赶上了政策红利。“当时选择了在全国快速扩张,在全国多地都设有子公司办公室。

    但风口过去后,宏商集团的发展陷入低谷,扩张并不难,难的是扩张之后并没有带来赚钱的能力,于是郭翰祥开始思考,是否错把时代红利当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试图妄想靠着红利问鼎行业。

    “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蛮大的打击。”痛定思痛后,郭翰祥选择务实,脚踏实地扎根东莞,服务好东莞的资本市场,再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真正的资产管理者,不应该沉浸在红利当中,而是要寻找赚钱能力,坚持重复做从0到1的动作,扎好根基。”

    正是依靠郭翰祥的高瞻远瞩,宏商集团在不断地调整发展思路,持续成长,目前已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近50亿元。

    扎根东莞 金融视角看产业与时俱进

    回顾近七八年来在资本市场的摸索,郭翰祥愈发感受到政策引导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他看来,刚过去的2023年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让我深刻感受到资本的重要性是在持续加强的。”

    因此,他将宏商集团全新定义为“大资本服务商”,把业务重点聚焦在产业投资和证券投资这两大板块,围绕东莞和大湾区的优质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致力于利用资本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时过境迁,将目光再次落在东莞这片“故土”,郭翰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2023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官宣”2000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和万亩产业用地,展示这片新兴投资热土对好项目、强企业、优质人才及先进技术的渴求与诚意。作为在地金融服务商,郭翰祥和宏商资本自然将这波产业投资风口纳入了视线范围。

    政府产投的主要目的是招商引资和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在郭翰祥看来,东莞这次2000亿元基金群在规模超群之余,其覆盖面更是值得业内关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数字经济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高端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都涵盖其中。“由此可见,东莞是铁了心要运用资本的力量,加快城市发展。”郭翰祥判断道。

    立足东莞,放眼大湾区,郭翰祥关注到这样一个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群体——东莞本土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九市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占全A股总市值近20%,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各城市的资本市场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东莞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但规模偏小,整体市值只有4000亿元左右,与东莞的GDP体量非常不匹配。”郭翰祥直言道:“东莞上市公司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但同时,这一群体蕴含的发展潜力亦不可小觑。

    在本土上市公司中,郭翰祥认为立讯精密在产业协同发展上的路径值得行业关注。

    立讯精密目前市值已达2000亿元,是苹果手机三大组装厂商之一。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降温的今天,董事长王来春不希望公司困在苹果供应链里,所以立讯精密在自身发展健康的时候,就通过产业协同收购了福建源光电装,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上市公司能通过产业协同进入到护城河更高的产业体系,或是成为龙头企业构建自身产业链才是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之道,因而,郭翰祥对东莞上市公司群体的发展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上市公司不要恐惧和逃避上下游协同并购,反而应该积极去拥抱和迎合,迎接未来产业整合与投资并购的十年。”他说。

    逐时代浪潮 探索行业的机遇与使命

    漫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沿,可以发现,产业升级迭代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优质资本的积极参与,能为企业、行业提升效益、效能,持续注入活力。

    放眼未来,郭翰祥敏锐地捕捉到了数个“风口”行业。

    他判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健康等国家提倡的、鼓励等行业都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还“押宝”了现代化服务行业,即一种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服务,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物流等,区别于依赖线下交互的传统服务行业的新业态。

    近年来,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过去几年,广大消费者培养了线上消费的习惯,也愈发欢迎这种消费模式。”郭翰祥分析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使得服务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更能提升客户体验,从而再次推动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

    迎着风口,亦要脚踏实地。

    郭翰祥表示,宏商集团作为大资金服务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迭代升级的时代浪潮下,正致力于通过资本的叠加和服务,助力东莞和大湾区的优秀创新项目抓住时代机遇,为区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作出更多战略性的贡献。

    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郭翰祥还指出了科创公司和上市公司在需求上的不同。

    区别于更加注重产业体系“护城河”的科创公司,上市公司看重的是资本市场公允价值的体现。“特别是在减持新规下,因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的大股东减持、在未上市前引入的创投股东等因素,都将会严重影响公司股权架构和健康发展。”郭翰祥认为,这也对金融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跃升大资金服务商,做上市公司的第二个“基石投资者”,是郭翰祥对宏商团队的定位;在市值发现和重估道路上长远布局,做“长期主义”的选择,是他的“信条”。

    “在上市公司进行大宗交易时,通过合适的合作方式,积极提供资金配套服务,解决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周转需求,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郭翰祥这样总结道。

    扎根莞邑,落子无悔。作为资深金融业从业者,郭翰祥为东莞与时俱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献上了“锦囊妙计”:

    一方面,深入挖掘、积极推动东莞传统优势产业中的优质企业升级“打法”,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支持东莞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企业开展产业协同并购,鼓励东莞龙头上市企业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构建属于自己的健康产业链,筑高品牌护城河。

    放眼东莞现有的诸多优秀科创项目,郭翰祥踌躇满志。

    “针对这些优秀项目,我们会筛选一些绿色的、快速成长的公司,然后联合依托本土的上市公司平台或者研究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产业投资,对这些优秀项目进行快速的产业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