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让在家农民有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张鹏飞 摄
电白万达广场内,有一台商事登记自助终端机。在此,群众全天24小时均可以通过服务终端办理营业执照,避免登记窗口业务多、排队长的情况,实现商事登记“零跑动”。这是电白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目前,电白区在行政服务中心、各地市场监管所等位置共配备了20台商事登记自助终端机,为全区创业经营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电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电白区实有市场经营主体106348户,同比增长40.06%,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跃上10万户新台阶,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真实写照,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 邓建青
市场经营主体质量进一步优化
市场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而新增企业增长速度,则是考评一个地方经济是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电白区实有市场经营主体106348户,同比增长40.06%,增速列全市第一,实有市场经营主体居全市第2位;其中企业16175户,同比增长25.18%;个体工商户88573户,同比增长44%;农民专业合作社1600户,同比增长6.6%。
电白区2023年1—12月新增市场经营主体数30290户,同比增长114.94%;其中企业3226户,同比增长55.69%;个体工商户26965户,同比增长127.51%。此外,2023年底电白区由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的数量总计有1067个,其中2023年新增163个,同比增长379.4%。
新增幅度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开办流程进一步简化、便利,亦可反映出市场经营主体创业热情较高和投资人对投资前景的信心。此外,“个转企”是经营主体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一种表现。上述两者均可体现电白区经营主体质量在进一步优化。
新增企业增长速度的提升归根结底就是企业培育工作是否开展得扎实到位。相关负责人介绍,电白推行“店小二”开办企业服务,将办理营业执照等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实行全流程“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为申请人提供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压时限、减环节、优服务、惠民生。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有力推动了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营业执照智能申报平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等举措的推广,有效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半天内。目前,电白区营业执照设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仅保留32项,其余87%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或取消,企业准入门槛更低。也因此,准入环境和营商环境得以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得以不断激活,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收到了良好成效。
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规模扩大
“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广东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4年初,广东推出30条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在电白区,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主体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电白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全部是民营企业;现有茂名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139家,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数量庞大的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在广袤农村找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电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2023年,电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1600户,同比增长6.6%。截至2023年12月3日,经查广东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系统,全区经营沉香的市场经营主体共6494户。其中企业107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9户,个体工商户5295户,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制造业当家”更有底气。据统计,2023年,电白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1.6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增加值173.56亿元,同比增长12.9%;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5.57亿元,实现增加值100.37亿元,同比增长23.3%。2023年电白区在库规上制造业企业139家,完成总产值63.4亿元,增加值10.45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8%。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77亿元,同比增长17.0%。
一组组数据,彰显电白正围绕着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推动市场放大创新动能,激发出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势能。
精简行政审批 优化营商环境
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跃上新台阶,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但如何服务好逾1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直接反映出营商环境的优劣,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水平。
0.5个工作日开办企业的背后,是行政审批的精简,企业准入门槛更低;是原营业执照设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246项精简为32项,其余87%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或取消;是企业和群众可不受属地管理限制,自由选择全区范围内市场监管系统任何一个登记窗口办理市场经营主体商事登记业务。
2023年,电白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倡导“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理念,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其中,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便利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多个部门的4套申请材料整合为1套,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申请人可实现企业设立、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员工参保、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和银行预约开户并行办理。
以手机办照轻松办、营业执照同城通办、电子化登记网上办、“审核合一”提速办、证照速递省心办、银政合作免费办、企业名称自主办“七个办”为主要内容的“最多跑一次”“马上办”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商事登记服务,形成线上“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与实体大厅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窗通取”高度融合的企业开办新模式。与此同时,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模式大力引导群众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机办理营业执照,实现商事登记“零跑动”。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窗通取……这些涉及营商环境变化的专用名词,反映的是政务服务的整体性流程再造。原来的多部门业务串联办理转变为跨部门数据共享、并行审批,放宽了市场准入,扩大了市场经营主体自主权,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