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饮食写作新路径

日期:03-03
字号:
版面:文化周刊·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美食妙人》

    林卫辉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1月

    ■周松芳

    从2021年5月推出《吃的江湖》以来,林卫辉已连续推出了六本饮食著作,加上这本《美食妙人》和花城出版社的另一本《风味岭南》,以及更多进入编辑程序的新书,林卫辉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年出版两本以上的饮食研究与普及著作。无论传统饮食文献,还是当下饮食实践,无论饮食的科学理论,还是现代的烹饪成果,他的积累储存实在是太丰富了,诚可谓厚积薄发,且发之有方,故绵绵不绝,煞是好看。

    我曾从饮食写作的现代与传统,以及维度之广与境界之高等方面加以评述。林卫辉扎实的文献功底与科学的方法所共同呈现的,对于饮食写作领域的开拓,已可谓臻于境界,而文采风流、雅(科学原理)俗(饮食实践)共赏的这本《美食美妙人》,更是林卫辉独辟的路径。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这么集中地描写了一批饮食从业人物,写得这么栩栩如生,写得这么惟妙惟肖,篇篇都堪称优秀的传记文章,其中有的是一定能够传世的。这不仅是对“食在广州”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贡献。

    开篇写厨圣大董,从粤菜中最常见的糖醋排骨写起,然而菜名却是“独钓寒江雪”,而且菜品的形象与品位却又恰如其分;这种先声(色)夺人的写法,有如绘画中山势平地拔起,简直让人震撼。这还没有写最招牌的“大董烤鸭”呢!写厨神蔡昊,却是从“不好”的第一印象说起,因为当时卫辉兄正与人合伙开餐厅,通过中间人请蔡昊提提意见,结果却被“一棍子打死”——后来餐厅果然倒闭,才服了行。友直、友谅、友多闻,“典型引路”,因着这种直谅多闻之性情与能力,后面写其由凡入圣,成为厨神,就能令人信服了。

    写厨界明星冯永彪,更写出了近十年来广州餐饮业整体上新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冯永彪先经过了最老资格也最能表证“食在广州”的广州酒家的基础训练,然后又经过推动与时俱进的港式粤菜代表利苑酒家的升级历练;此际冯担任位于珠江新城君悦酒店的行政副总厨,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食在广州”的发展新方向。

    俗话说画仙容易画人难,仙是什么样,谁都说不清;而人,写出血肉性情,即便散文大家,也不容易。写饮食人物,当然更不容易,如果是你非常熟悉的人物,他也能写得让你觉得好,那是最不容易的。这一众人物里边,容太容吴卉棠是我相对熟悉的,我就觉得写容太写得最好。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写绝了,雅一点就是写得绝妙,最合书名“美食妙人”之旨。

    容太在书中第一次出场,是在别人的篇章里,通过彪师傅引出来:“认识冯永彪师傅,大约在七年前,还是刁嘴容太介绍,那时彪师傅还在富力君悦大酒店当行政副总厨,他的上司是一个外国人。容太如发现外星人般兴奋,说广州厨界的明日之星就是他了……彪师傅利用假期到外地采风,容太说彪师傅的问题是‘看得太多,花多眼乱’,彪师傅听后只是呵呵一笑,也不辩解。我跟彪师傅说,偏激的容太,在她眼里就没几个‘好人’,创新更是多此一举,最好就一心一意做好传统菜,她的这些观点,一笑而过就好了。”如此“旁敲侧击”、草蛇灰线,让你读完这一段,就一定想知道容太到底是何方神圣,并且会“祈求”作者一定要写容太了。

    等到正篇写容太,也是先声夺人之法:“认识容太之前,她的名字已经如雷贯耳。”而容太之所以能赢得广泛尊重乃至敬重,有“厨界伯乐”之名,乃在于“做事认真的容太,认真到近乎偏执,这种极致的追求,也造就了著名的容月、容粽和容腊。她做中秋的月饼,取名‘容月’;端午粽子,取名‘容粽’;冬天的广式腊肉,取名‘容腊’,清一色的纯手工制作……容太对食材的极致追求,对工艺的固执坚守,造就了一系列容家美味。”虽然最后仍不忘幽默一把:“这就是真实的容太:时尚又传统,善良又毒舌,认真又马虎,一人分饰两角,活得那么的真实和痛快。”其实正反映了背后的热爱,大有相爱相杀之势,这样文章也才好看。

    写容太这篇,最能反映出卫辉兄写厨界人物的一个特点,也是其饮食写作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因为当代人物,没法结合历史文献)。君子远庖厨。印象中从来没有人把厨师写得个个像正人君子,还写成专书的。确实,饮食文化,核心终究是厨师。特别是在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作为社会经济及消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的核心人物,不为他们树碑立传,是我们社会的缺失,也是文化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卫辉兄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当然也是其写作境界的一种特别呈现。

    (作者系学者,美食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