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马克龙一“语”激起千层浪

日期:03-03
字号:
版面:周观天下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丁戈隆东

    本周,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语”激起千层浪,不仅逼得有关各方密集表态,也让俄乌冲突重回国际舆论焦点。

    当地时间2月26日,在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两周年之际,马克龙在巴黎举行的“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上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我们将竭力阻止俄罗斯赢得这场冲突”。尽管马克龙没有就会议关于“派兵乌克兰”的讨论作具体介绍,但如此强硬表态还是第一次,不仅引起俄罗斯方面的严厉警告,也在西方世界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总统拜登明确表示,不会派遣军队前往乌克兰作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确认,北约没有计划在乌克兰部署作战部队;德国总理朔尔茨称,欧洲或北约国家不会向乌克兰派遣部队;克罗地亚总统佐兰·米拉诺维奇认为,向乌克兰派兵是“愚蠢”做法;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表示,“我们没有与俄罗斯进行战争”;西班牙首相发言人直言,“我们不同意这一建议”……由此不难看出,欧美盟友并未就“派兵乌克兰”达成共识,它们迅速“划清界限”的表态也使得马克龙成为“少数派”。

    针对马克龙的强硬表态,法国外交部回应称,这一想法并不是要派法国军队到乌克兰与俄罗斯军队直接交战;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也表示,会议讨论派兵到乌克兰扫雷和训练乌军,但没有达成共识。可见,法国方面也在尽量“缓和”马克龙言论引发的争议。难道马克龙说错话或者意思被曲解了?并非如此。中国观察者网转引美国“政客新闻网”2月29日的报道称,马克龙当天参观巴黎2024年奥运村期间向记者表示,“我在这个问题(俄乌问题)上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权衡、深思熟虑和仔细斟酌”。

    事实上,马克龙此前一直表现“温和”,甚至不止一次被西方媒体抨击“对俄罗斯软弱”。2022年2月7日,俄乌冲突全面升级前夕,马克龙急访莫斯科,与普京会谈长达5个多小时。第二天,马克龙又赶往基辅与泽连斯基会谈。法国媒体形容他的穿梭外交如同“外交高空杂技”,难度虽高,但试图缓解紧张局势的目的明确。2022年2月25日,马克龙还应泽连斯基的请求致电普京,转达了谈判提议。在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后,马克龙也多次表示将与普京继续沟通,“不要羞辱俄罗斯”,“需要把俄罗斯的安全保障问题纳入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中”。

    相较此前,马克龙“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言论显得非常强硬,让不少人感到诧异,批评其“弯子转得未免有点过大”。这究竟是为什么?按照法新社的说法,如今,马克龙渴望打造欧洲最支持乌克兰的“人设”。过去,马克龙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俄乌之间的一名高级别调解人,如今角色发生转变,对俄立场变得强硬起来。马克龙是“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主持者,虽然会议未就向乌克兰派兵达成共识,但他把这个议题公布出来,并作出让人浮想联翩的“不排除”表态,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乌克兰的支持。与此同时,马克龙还提到,“我们必须有机会在不依靠美国的情况下捍卫自己的未来”,说明他一直希望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这次借“向乌克兰派兵”的议题放出一颗试探气球,既是展现法国试图成为欧洲安全秩序变化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想倒逼欧洲和美国更加坚定、更大投入地支持乌克兰。

    俄乌冲突长期化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马克龙“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言论显然不利于劝和促谈,相反可能让冲突进一步升级。当地时间2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罗斯议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他在讲话中警告:如果西方国家出兵乌克兰,可能会引发一场核战争,“他们以为战争就是一场动画片”;西方政客应当回想一下以前那些人(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和法国的拿破仑)过去入侵俄罗斯的失败命运,“而现在后果将会更加悲惨”。

    就目前局势来看,欧洲对乌克兰的持续援助都已勉为其难,“派兵”更是几无可能,但马克龙言论的破坏性影响已经造成,对解决俄乌冲突没有一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