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气象局1日召开的3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介绍,预计3月冷空气阶段性活跃,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5次,华南局地降温幅度可达8至10℃。国家气象中心提醒,华南地区春耕需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及时开展早稻播种育秧工作,防范低温天气不利影响。
3月4—5日华南局地降温可达8至10℃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预计3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5次,较常年同期的3.5次偏多,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大致是:上旬前期中等、上旬中期中等、中旬前期弱、中旬后期中等和下旬中期中等。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介绍,受冷空气影响,预计3月4—5日,中东部大部地区自西向东有4至6℃降温,江南、华南等地局地降幅可达8至10℃。3月9—11日,江南中东部、华南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自西向东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其中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雨。
进入3月,全国春耕春播将由南至北大范围展开,将一直持续至5月上中旬;3月上旬,北方冬小麦将由南向北陆续返青。章建成提醒,华南地区春耕需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及时开展早稻播种育秧工作,已播地区做好田间管理,防范低温天气不利影响。
部分地区入春时间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
贾小龙表示,目前,黄淮西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已经进入春季。与常年相比,上述大部地区入春时间偏早,特别是黄淮西部、江淮西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江南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入春时间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
预计3月,新疆、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西部、华南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3月上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中旬开始气温回升较为明显。
“但由于气象上对于入春的标准有着严格的界定,受地理位置、地势高度、天气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入春时间差别较大,严格意义上的入春时间还需要结合一段时间的气温实况判定。”贾小龙说。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吴彬彬 赵晓娜
■延伸
厄尔尼诺背景下,刚刚过去的冬季是暖冬吗?
去年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并发展,一直持续至今。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年我国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那刚刚过去的冬季是否也是暖冬?
在中国气象局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从判定标准看,2023/2024年冬季既非暖冬也非冷冬,为正常年份。
暖冬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贾小龙介绍,暖冬的判定基于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使其与常年进行比较。“例如全国有2500多个气象台站,如果单站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超过本站暖冬阈值,即可定义为单站暖冬;若全国一半以上的台站出现暖冬,则定义为全国暖冬。”
2023/2024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8℃,较常年同期偏高0.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十暖。全国暖冬指数为36.7%,即全国有36.7%的站点出现暖冬,冷冬指数为15%,均未达到一半。因此,总体来看2023/2024年冬季为正常年份。
贾小龙表示,即使某一年我国为暖冬,也会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排除某些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同时,暖冬年份也可能有极端强寒潮导致阶段性强降温。2023/2024年冬季气温空间差异也比较大,从暖冬指数空间分布来看,暖冬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等地,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一带多为冷冬。
这个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寒潮次数偏多,强度偏强,共有11次冷空气过程(3次为寒潮)影响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去年12月14日至17日的全国型寒潮天气过程,综合强度为有记录以来12月最强。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