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大代表小组实地调研风云坳“一线天”路段情况。
农村公路既是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交通”,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民生”。
目前,位于禾云镇鱼坝片区的风云坳路段已完成拓宽改造变为双车道公路,“一线天”两侧山体边坡也自上而下分级进行了清方削坡护坡,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从实地调研、提出建议到工程完工,风云坳见证了禾云镇风云人大代表小组(下称“代表小组”)履职尽责的方方面面。
据悉,风云坳路段是出入风云村的唯一通道,但是道路狭窄,只能允许一辆小车通过,加上两侧边坡高陡,该处被村民称为“一线天”。
“路太窄了!每次会车都必须倒车避让,非常不方便。”“山体边坡缺乏防护设施,下大雨时容易落石和塌方,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导致道路中断,影响出行。”
代表小组在开展接待选民群众活动时,听到很多村民都反映了上述问题。为摸清摸准道路情况和存在问题,代表们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沿线实地查看、与群众座谈交流、询问过路人员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代表掌握了该路段的交通状况,梳理出该路段狭窄且无路灯照明、边坡防护养护不够到位、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
2022年“龙舟水”期间的一宗突发事件更加暴露了该路段的安全隐患问题。当年7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一线天”发生山体滑坡,重约10吨的泥土和石块瞬间砸落,将过路的小车车头砸烂并覆盖,险些把驾乘人员埋没,十分惊险。道路封闭了长达12小时才抢通。
代表小组意识到,风云坳山体滑坡点削坡护坡及道路拓宽工程刻不容缓。经过深入调研和民意收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风云村“两委”干部何国飞提出了《关于请求禾云镇风云坳山体滑坡点削坡护坡及道路拓宽的建议》。
禾云镇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并贯彻落实。代表小组全程跟进协调,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到现场开展调研监督、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联合风云村委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工程建设进行日常监管,把好质量关口。
2024年1月,禾云镇人大组织代表们到风云坳工程现场视察,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映入眼帘。经过一年多的跟踪督办,截至目前,风云坳农村公路风险隐患削坡工程已全线完成,为代表们履职尽责一直“在路上”再添上生动一笔。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禾云镇风云坳山体滑坡点削坡护坡及道路拓宽工程的竣工,惠及风云村和坝仔村约1万名村民群众的出行,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发展风云茶、竹笋、火龙果等种植产业,“堵心路”变成了村民“幸福路”。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江绮雯
通讯员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