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惠城高新区向现代化一流园区奋进

日期:03-01
字号:
版面:惠州观察·惠城视窗       上一篇    下一篇

    惠城区鸟瞰图。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春潮涌动,击鼓催征。在日前召开的惠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惠城高新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实施,以加快推动惠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一流高新区建设,打造成为推动惠州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惠城高新区建设的成效,是决定惠城在未来激烈的县域竞争中能否跻身一流的‘关键一招’。”在惠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惠城区委书记曹洪彬说,大抓园区的思路来不得半点犹豫、半点迟疑,不仅要干、更要干好。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惠城已经吹响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的冲锋号,作为全区实体经济发展集聚地,惠城高新区正坚决扛起助推惠城区高质量发展大旗,锚定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代化一流高新区的目标,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周文媚 朱常漫

    立足新发展阶段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春风浩荡中,读懂春天的使命,惠城迎来历史性机遇。

    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到深圳都市圈,从惠州“丰”字交通、深汕高铁到深惠城轨,这一系列国家级战略部署和重量级交通规划的落地实施,都为惠城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抓手就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支撑也在产业发展。

    作为惠城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主攻手,近年来,惠城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定向导航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下,立足市区一体优势,全力抢抓深圳都市圈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园区深度融深融湾,致力打造现代化一流高新区和推动惠州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坚毅前行,惠城高新区开发建设已驶入快车道。

    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133亿元增加到2023年502亿元,连续跨越四个百亿大关,2023年,完成工业投资8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分别增长10.9%、11.2%;完成土地收储4156.5亩,出让土地2066.7亩,同比增长185%;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05亿元,是2022年的3.2倍;新引进项目248宗,引进投资180.09亿元;推动338宗项目新开工建设,277宗项目新投产;推动新上规、小升规企业37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至261家,建成了全市七个千亿级园区首家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和统战之家,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园区、广东省首批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惠州市工业园区建设优秀单位,并在全市七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年度开发建设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

    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惠城高新区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大跨越发展的动力之源。“接下来,惠城高新区将继续按照产城融合、产业集聚的发展理念,纵深推动园区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朝着建设现代化一流园区目标奋勇进发。”惠城区政府副区长、惠城高新园党委书记颜明光说。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过去一年,惠城高新区园区始终坚持“用地保障优先”发展理念,“1+4”园区共完成土地收储4156.5亩;出让土地2066.7亩,同比增长185%。接下来,惠城高新区将全力推动土地、资金、用能、人才等要素向园区倾斜,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建设。加快推进用地收储和供应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用地保障。

    持续优化空间布局。空间规划是推动园区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惠城高新区将进一步明确园区的目标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划定园区内部功能分区,高水平做好园区控规编制工作,为项目顺利落户打好基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惠城高新区新建成道路41条,道路总长28.04公里。特别是建成了东江湾大道、鹿岗大道两条园区主干道,串联起各片区产业链集群发展,园区交通路网主体框架已形成。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园区“六横五纵”交通路网建设,组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成东江湾文体中心,加快推动东江湾高端制造产业综合服务基地、人才大厦、商务大厦等“7+4”商业配套设施落地,进一步强化园区内生产、生活配套。

    优化运营管理体制。惠城高新区还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运营管理,将园区的商业服务、社会化管理逐步推向市场。利用国债资金、企业债券、信托基金和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募集资金。

    开启发展新篇章

    加快一流高新区建设

    《惠城高新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由1个总方案8个子方案组成,为惠城高新区吹响了“奋进号”,绘制了“施工图”。接下来。惠城高新区要以锚定一流的必胜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方案提出,2024年,惠城高新区将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统领水平;坚持土地优先,进一步强化用地保障,全年计划完成土地收储3100亩,出让项目用地1500亩;坚持交通带动产业,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建成道路33条,新增里程超过20公里;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园区;坚持项目为王,进一步提升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达产效能,计划新引进产业项目240宗,推动178宗项目新开工建设,推动206宗项目竣工投产,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增长11.94%;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10.13%;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至650亿元,增长29.30%;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2亿元,增长26.37%,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实现今年底高企增加至226家、专精特新企业增加至96家,进一步提升产业质量;坚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1+N”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坚持精细化管理,持续强化园区综合治理,构建绿色、安全、文明园区;坚持拓宽园区开发运营渠道,持续支持国资发展壮大,提升“管委会+国企”综合开发运营水平;坚持以申促建,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和对外宣传推介,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年度最佳(优秀)功能区,进一步提升园区影响力。

    “惠城高新区作为惠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必将鼓足干劲、接续奋斗,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惠城高新园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浩宇说,为达成今年年度工作目标,园区计划开展8个方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通过实施30项措施,全面提升园区的发展能级和质效。

    ■相关

    开展8个提质增效行动

    ①推动党建引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探索打造“青春(YOUTH)”党建工作品牌

    积极探索新时代惠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党建模式,进一步提高抓党建促发展、依靠党建引领发展的水平,以党建引领惠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

    健全完善园区党委、机关党支部联动协作两新党支部机制,切实实现两新党组织量上扩张,面上覆盖,质上提高。2024年计划推动创合东江(惠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等企业新组建党支部5个。

    加强党建品牌创新。探索打造惠城高新区“青春(YOUTH)”党建工作品牌,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品牌矩阵。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品牌创建提质效,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良性互动、融合并进、共同发展,为党建工作注入源源活力和不竭动能。

    ②推动用地保障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力争全年收储土地3100亩

    对标一流高新区规划标准,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高起点整体谋划、整体编制,为园区开发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推进园区土地收储工作,保障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力争全年收储土地3100亩,出让产业用地1500亩。

    做好产业用地“净地交付”和市政建设施工用地保障。实现摘牌出让土地清场率达100%,市政设施项目征拆清场率达到80%以上。

    ③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计划2024年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7宗

    高质量推进惠城高新区开发建设的核心任务,以2023年已建成的东江湾大道、鹿岗大道等园区主干道及在建一号公路为依托,结合园区各片区开发时序,以片区单元为单位,完善片区市政道路路网建设,通过市政道路建设,将各片区串珠成链,以交通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计划2024年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7宗,建设道路136条,总投资66.2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2宗,新开工13宗,储备项目12宗。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道路33条,长度20.3公里。

    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确保在建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根据园区高质量发展布局,结合片区发展时序,重点推动鹿岗片区03单元基础设施工程、鹿岗片区04单元基础设施工程、水口民营四期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荔城片区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

    ④推动公共配套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构建“2+1”商业发展新格局

    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企业及员工生产生活配套服务需求,集中资源打造荔枝城、青塘湖片区2个商圈,鹿岗片区1个产城融合发展带,构建“2+1”商业发展新格局。

    深入企业走访分析,分片区科学打造一批公共服务“硬件”配套设施,满足企业员工“娱食住行”生活服务需求。同时,围绕企业建设、生产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国企品牌及技术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工程代建管理、物业服务、媒体广告、信息化建设等多元化“软服务”。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及水平,“软硬并举”全面推动园区公共配套提质增效。

    ⑤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元

    惠城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持续增多,高新企业占比持续提高,龙头企业、高新企业引领能力持续增强,大平台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壮大。

    2024年,计划引进供地项目40宗,推动供地项目新动工28宗,推动供地项目新竣工投产26宗;非供地项目计划促进平台企业装修200家,促进平台企业新投产200家,服务辅导平台企业上规纳统60家,力争推动新增工业产值15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元。

    ⑥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持续推进“1+N”服务平台建设

    坚持“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投产提速增效。持续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完善“专人+代办”的“管家式”服务模式。

    坚持“跟踪服务”,创建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方式。同时建立项目监管服务动态台账,每周更新各个项目进展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强化“人人都是店小二”的服务理念。

    坚持“惠企服务”,为企业发展聚资源高赋能。实施“以申促建”行动,围绕提升园区服务品牌,积极参与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年度最佳(优秀)功能区。

    持续推进“1+N”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实现“15分钟服务圈”内实现“便捷办”“就近办”。重点开展金融服务,引导普惠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各类企业;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就业驿站,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企业“厂门口”,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⑦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政警企”联合巡护提升园区品位品质

    加强园区工业平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鼓励中南高科、信利康、高盛和雄韬产业园等一批企业按照安全生产建设规范,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园区市政公共设施的维护,保障园区各项公共设施正常运转,对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及时维护,保障设施运行完好率达98%以上。

    联动区治安大队、水口派出所和水口街道等部门,制定《东江湾产业园“政警企”联合巡护工作方案》,建立园区治安防控体系,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治安基础。

    进一步强化园区市容市貌治理工作,提升园区品位品质。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加快完善园区道路标识标线划定,引导园区群众车辆定点定位规范有序停放。持续加强建筑工地施工环境问题整治,严厉查处随意撒漏和倾倒建筑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针对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等情况开展重点整治活动。

    ⑧推动国企发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力争全年实现营收突破3000万元

    2024年,国企将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全年实现营收突破3000万元。

    以高质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构建“2+1”商业发展新格局为核心任务,争取获得上级单位支持,整合做大资产、提高营收能力,提升投融资能力,获得建设资金授信额度10亿元。

    深度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全年紧紧围绕12宗续建市政项目、10宗拟新开工市政项目建设目标,科学执行代建管理职能,助力完成园区2024年整体市政建设产值目标28亿元。同时加大施工业务承揽力度,力争承接项目施工10宗;加快推进园区10宗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