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舌尖上的幸福年

日期:03-01
字号:
版面:高州视窗·高凉风       上一篇    下一篇

    □何小雯

    年味从大街小巷的新春对联里氤氲开来,从人们紧锣密鼓准备年货的身影里折射出来,从“噼噼啪啪”的烟花爆竹里炸裂而来。新年,像是姗姗而来的小姑娘,在人们期盼的眼眸里,一步步,一天天,如约而至。

    对我而言,所有的年味仿如从四面八方赶来,最后浓缩成一道家常菜,它出自婆婆巧手之下,名为炸粿肉。日子朝前,我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年夜饭也日渐丰盈,饭桌上的菜肴五花八门,款式随心所欲变来变去,唯独炸粿肉,多年来,在婆婆的坚守下,保住了它在年夜饭桌上的霸主地位。

    我是个外来媳妇,每逢过年回老家都面临语言不通、无处可去、无人可聊的困窘,身在异地是为客的陌生感在心头疯狂暗长。而将我从这样的困窘里拯救出来的,是婆婆的一道家常菜。

    潮汕地区的饭桌上,炸粿肉是常客,但工序较为繁琐。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逢年过节大多数人家会贪图省事方便,选择在外购买炸粿肉。而我勤劳节俭的婆婆,就因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十几年来都坚持亲自动手做粿肉。

    粿肉类似“肉卷”。粿肉原料丰富,有五花肉、马蹄、芹菜、虾肉等,统统挥刀剁碎,再加入薯粉和油盐酱料搅拌均匀,备用。炸粿肉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包裹馅料所用的腐皮,与普通的腐竹不同,它是薄如蝉翼、淡黄透亮的腐皮膜,小圆桌般大小,柔韧性强。

    婆婆制作粿肉时,定模用的工具是对半破开的竹筒,将削洗光滑干净的竹片放置好,铺上腐皮膜,遂将馅料密实填满竹片,以腐皮覆盖其上,粿肉条就做好了,倒模即可,然后将粿肉条铺陈在蒸笼里,大火蒸熟,摊凉,要吃的时候将粿肉条切成小段,小火慢炸,炸至腐皮金黄即可出锅。炸粿肉表皮酥脆芳香,内里口感丰富,油脂香溢,荤素搭配,吃得不腻。喜欢酸甜口味的话,还可以搭配酸梅酱汁,吃着酸而不酢,甜而不腻,五香缠绕,浓酽醇厚。

    我第一次吃婆婆做的炸粿肉时,腐皮酥脆香口,粿肉弹牙咸香,在口腔里点燃味蕾,像是“吱呀”一声,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心门,一路滑行,直达我灵魂深处的记忆。我不由自主哼一句,“好吃,像小时候妈妈做的肉卷”。婆婆因我这一句,便将炸粿肉亲自做上桌这事坚持了近二十年。

    尤记得,小时候的春节,我特别惦记母亲做的春卷,因为只有过年时候母亲才会做。春卷内馅和粿肉差不多,不同在于裹皮,母亲用的是猪油网,又白又油,像渔网。小时光景不如现在,像春卷这种荤菜,只有过年时节才能敞开肚子吃,平时吃的油脂不多,故而吃着猪油网包裹的春卷,也从不觉得油腻。

    母亲为了满足我们一口好吃的,五更天就顶着刺骨寒风,步行五百米到达墟镇市场,抢购猪油网。春卷馅料做法和粿肉大体一致,包裹的时候将猪油网小心翼翼摊开,若一不小心将油网扯断了,就像漏洞的渔网,兜不住鱼般漏馅料了。母亲躬着腰,在老旧光弱的灯泡下,给肉馅穿上了一条条“网状丝袜”。随后,春卷蘸粉入油锅生炸,炸至金黄、肥胖状便可出锅。母亲辛苦那么久,最开心的是看着我们这些小鬼吃得满嘴油花、心满意足。

    天底下的母亲大都一个样,对孩子、家人的满心爱意,都化作碟碟美食,直达五脏六腑,温暖他们往后余生。

    两位母亲的美食,像是爱的接力,一年又一年,被端上我幸福的餐桌,在人生这条路上将我萦绕其中,让我可以有成倍的温暖,去开启新的一年篇章,不惧岁月长,不怕风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