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正在组培益智苗。受访者供图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名单,此次共有10个产业基地上榜,其中,高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榜上有名。
目前,广东已认定两批共30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年产值达298亿元,涉及竹子、油茶、中药材等多个林业产业。此前,高州市油茶产业发展基地入选第一批榜单,至此,高州共有两个基地入选。
高州中药材栽培、种植有悠久的历史,中药材是高州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其中益智(林下种植)5.2万亩,沉香3.2万亩,檀香、岗梅根、三丫苦、石斛和白千层等中药材约0.3万亩。利用大宗农地栽培的有首乌、霍香、山药和胡椒等,共计1.3万亩左右,年产值约1亿元。
高州中药材种植又以益智及沉香为代表。
高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益智。益智,别称益智子、摘艼子,具有温中、暖肾、缩小便、止泄泻、摄唾诞功能,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高州沉香栽培有1500多年历史。沉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女儿香、牙香树、莞香等,为名贵中药材,属瑞香科植物,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
沿着高州水库走进古丁镇,不管是公路两旁的山坡上,还是村道边,都可见一片片益智蓬勃生长,十分茂密。细长的叶子吮吸着春天的雨露,再过一个多月,粉色的益智花便会盛放,开遍漫山遍野,淡淡的药草清香沁人心脾。这是古丁镇林下掘金的重要途径。
“益智每亩的效益可达4000元,效益可观。”古丁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益智种植面积超千亩,带动群众就业500多人。
据悉,五年来,高州不间断地开展益智、沉香丰产品种选育研究,组织丰产品种繁育,向农户及相关合作社无偿提供优质益智种苗230多万株。政府的支持极大激发了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当地中药材栽培面积稳步增长。同时,引导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中药材产业汇聚,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热情高涨,中药材种植成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高州种植益智或沉香的农户约10万户,超过总农户数的20%。从事益智或沉香生产的专业合作社36家,属多种兼营的合作社估计有100多家。
“近年来,社会对中药材的需求量日增,价格一直走高,农户对中药材栽培热情快速回升,栽培管理面积正逐年扩展。”高州市林业局总林艺师张艺表示,在中药材产区,能正常管理的农户中药材单项收入一般可超万元。
高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亦面临不少问题。比如缺乏系统性组织管理、栽培用种大多种质不良、管理水平参差、整体产量和质量欠佳等。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将使高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迎来全新机遇。
邱茜
知多D
○益智
隶属姜科,别称益智子、摘艼子。具有温中、暖肾、缩小便、止泄泻、摄唾诞功能,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作为药用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高州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益智。高州市益智栽培面积5.2万亩,主要分布于高州水库库区山区镇的古丁、深镇、平山、东岸、大坡、长坡、马贵镇,以及库区外的新垌、云潭镇,年产值约4100万元。
○沉香
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女儿香、牙香树、莞香等,是名贵中药材,属瑞香科植物。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除入药用外,沉香材还用工艺雕刻、制作佛串等。沉香味多独特,具有镇静、安神、驱蚊功效,还可制作香囊、熏香。提取沉香油,是中成药主要原材料。高州沉香生产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历史。高州市现有种植沉香面积3.2万亩,年产值达2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