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广场木棉怒放。张瑞霖 摄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木棉花如炬似火。 张瑞霖 摄
红色是广州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养分。图为广州少儿图书馆。
张瑞霖 摄
南国春早,满城木棉绽放。 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涛 摄
南国春早,木棉绽放,又到一年满城红的季节。3月1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式拉开序幕。这也宣示着主会期一个月、贯穿全年的“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全面铺开。
广州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木棉是广州市花,早春二三月盛开,花红如炬似火,被誉为“英雄花”。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去年3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动全市各区各单位,守正创新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仅3月,就组织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6000多场次,线上线下6000多万人次参加。
一朵花一座城,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年,系列活动将紧扣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依托1个核心区域、20个核心场馆和重点场馆(场所),整合全市各区各单位和资源开展活动,持续以12个板块,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开展十大红棉行动,实施百个重点红棉项目,举办千场红棉主题活动,带动全城全域全面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营造“英雄花开英雄城,英雄城育英雄人,英雄人创英雄业,英雄业有英雄承”的浓厚社会氛围,以英雄花的昂扬之气、以英雄城的光荣传统,提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统筹 冯艳丹
唱响爱国主义同一首歌
今年是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之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在12个活动板块中全面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整合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力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落细落实。
“此次活动依旧围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与‘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的主线不变,但活动主题有了较大的拓展。”广州市委宣传部宣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主办方把核心场馆扩充到20个,各区各自遴选1个活动示范场馆,引导市民群众认识英雄城历史,了解英雄城故事,营造全市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同时,深化十大红棉行动,“红棉之心”“红棉之旅”“红棉研习”“红棉舞台”“红棉展映”“红棉诗会”“红棉悦读”“红棉学堂”“红棉潮墟”“红棉志愿”唱响爱国主义同一首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历史、崇高的英雄人文情怀,融入十大红棉行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演研习活动呈现传播。
如,把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融入公交、地铁站点播报指引系统中,推出全市9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图,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化为平常。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办“我和祖国有个约会”系列活动,开展“木棉情 华侨说”侨课进侨校活动,增进侨胞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传统。
广州国防教育历史资源丰厚,是中国历史上国防版图的南大门,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见证党领导革命军队的英雄城。
为此,系列活动以市国防教育中心为全民国防教育研习主阵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联动带动全市国防教育基地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社会群体,举办英雄故事分享会、广州市红色文化城市定向越野比赛、广州市青少年学生国防技能展演、国防科技嘉年华、国防教育主题诗词展演等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紧密融通,增强全民国防教育表现力。
青少年担当主力主角
代代各有不同,红色一脉相承。长于木棉下、行于英雄城,红色是广州青少年心灵的天然底色,也是广州青少年成长的自然养分。
系列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以青少年的视角,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活动,致力让青少年成为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让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塑造。
今年,将在南沙区举办“英雄花开 童向未来”湾区儿童共植英雄树活动,引导带动粤港澳青少年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州博物馆也会策划举办首届“镇海楼杯”红色文化主题辩论赛,多所高中学子将穿古阅今,在激烈思辨和论辩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解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同时,发动组织“小小宣讲员”到红色场馆开展主题宣讲,举办中小学生红色文化艺术展演、“我心中的红色广州——薪火计划校园绘画比赛”、“粤韵杯”广州市中小学生作文美术主题大赛等主题征集活动,开展广州红色故事展演走进高校等活动,培育时代新人。
为努力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系列活动也将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英雄信念。
在“红棉舞台”板块,将实施红棉剧说青春行动,以红色场馆为舞台、以红色历史为剧本、以青少年为主角,创演《跨越时空的对话》等红色主题短剧,由在穗高校学生社团、少先队等青少年群体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演出,让青少年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场馆开发、提升《前往南方的号召》《1927·羊城风暴》《决战观音山》等红色主题剧本游,推出“越秀木棉红”等线上打卡获印章活动,将党史知识融入其中,引导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从参与者、体验者到传承者、弘扬者,青少年耳濡目染的是英雄故事,传承讲述的是红色精神,让信仰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开出延绵不绝的“红棉之花”。
文艺文旅文创深度融合
以花为媒,广州将红色文旅、文创、文艺融合起来,展览、展演、展播融合起来,向更多人讲述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
系列活动把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融合起来,让“红色+”发生“物理反应”,产生“化学效应”,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红棉研习,把红色史迹与城市空间有序串联,打造城市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推出4大类15条研习路线。
红棉舞台,让名家新秀与各界群众同台演绎,3月份每个周末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展演400余场,全新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大篷车到11个区开展巡演巡展。
红棉展映,以红色主题书画展、摄影展、雕塑展、电影展映活动等艺术表达,传扬红色文化,在全市社区、农村组织千场红色主题电影放映。
红棉悦读,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实体书店等文化场馆和“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开设红色图书专区,开展红色主题读书分享活动。
红棉诗会,结合推进广州“诗词之都”建设,面向广大诗词爱好者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诗词创作、诵读、赏析等活动。
为深度挖掘“英雄花开英雄城”品牌的文旅、文创价值,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系列活动汇聚整合广州红棉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有序串联绿道、红道、古道,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通过多种形式讲好英雄花内涵、英雄城故事,塑造“英雄之城”形象。
一方面,推出8个“红棉之旅”最佳体验观赏点,持续打造10条“红棉之旅”红色文化主题线路,推介一批有新时代气息的红棉主题打卡点,推出“英雄城里寻英雄花”全民互动活动,营造线上线下“赏英雄花·游英雄城”热点。
另一方面,打造“红棉文创”品牌,在白云山云台花园打造集沉浸体验、文创互动、非遗展示于一体的广州红棉文创集中展示区,在核心场馆开设红色邮局、青少年红色文创展示区等红棉市集,将“英雄花开英雄城”以具象化的符号、产品呈现出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
从线下到线上,从场馆到身边,系列活动将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营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沉浸式互动传播氛围,让“木棉红”就在眼前、留在心间。
线下,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红色文化公益宣传载体。将绘画、摄影和非遗作品元素融入公益广告设计,整合电子大屏、楼宇灯网、地铁灯箱、报刊亭、公交车身、公交候车亭等开展社会宣传,让红棉璀璨成为广州亮丽风景线。联合南方航空公司开展“蓝天绽放英雄花”宣传,联合中国移动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视频彩铃,通过灯光演绎、无人机表演等形式,在广州塔、一江两岸24栋楼宇、猎德大桥等地标建筑策划推出富有时代感、科技感和艺术气息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
线上,围绕“一朵花一座城”的主题,开展城市间联动交流宣传。上线“英雄花开英雄城云平台”,形成红棉研习、红棉征集、红棉积分、红棉抢票、红棉创作5大互动模块,打造集学堂、阅读、展览、展演、研究、研学、文旅、文创等内容资讯和互动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融通平台。开展“拍颂绘咏品”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网上征集展示,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短视频作品,通过文、图、音、视、动漫等全媒体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活动丰富鲜活的场景。围绕“英雄花开英雄城”“英雄城里寻英雄花”“一朵花一座城”等话题,推升网络热度,绽放红棉之光,澎湃追光能量,凝聚追梦力量。
一朵花无处不在,云平台应有尽有。
街道公园、建筑地标、美食餐饮、品牌标识,英雄花已经融进血脉,根植在广州人的心里。如今,“英雄花开英雄城”已经成为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城市品牌,展现红色广州、活力广州、幸福广州风采,让红色文化深入血脉、融入灵魂,花与城深度融合,彼此赋能,打造出沉浸式传播红色文化的城市场景,让市民群众更深刻领悟“英雄花”内涵、热爱这座“英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