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程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战斗力最强的,因此龙年也象征着更为强大的力量。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龙年必然要怀抱更强的信心,爆发更强的力量。
作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之一,佛山南海新春以来好消息不断。从千亿产业集群规划及配套政策陆续酝酿、出台,到千亿镇街、准千亿镇街的系列重大项目摘地、动工,再到千年文脉的老树上发出人文经济学等新芽,一个更有力量的南海渐渐显现出来。
其实,在去年突破重重难关、实现高位发展的基础上,南海新一年要再次发力并不容易。2023年,南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工业总产值预计均突破万亿大关,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企总数等多项经济指标位列佛山五区第一。2024年,面对的挑战并没有减少,但是南海仍然提出了GDP增长6%左右等不低的发展目标。
高位再进发,关键是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在龙年第二个工作日举行的全区高质量发展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大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说,南海是聚人气、聚财气的好地方,企业家、投资者、各类市场主体始终看好南海、乐意深耕南海,这也是南海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强大信心和雄厚底气。
更有力量的南海,要立足千亿及特色产业集群的硬实力。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南海的立身之本。过去谈到南海的产业结构,通常都是提到有14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两个超级头部。去年,南海提出了要打造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安全应急三大新兴千亿产业集群。今年初,南海在“三高四新”的产业体系布局之下,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在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基础上再纳入了现代金融服务、文旅商贸、食品康养三大产业。
近期《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率先发布,打开了南海千亿及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南海计划推行7条实现路径,力争到2030年将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其他几个产业的相关实施方案,也将陆续推出,展示出南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更有力量的南海,要立足千亿及准千亿镇街的冲刺力。
镇域高质量发展,是南海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基本盘。南海七个镇街,虽然在区内的发展有先后,但是拿到全省全国的范围来看,个个都不弱。在去年之前,人们只知道南海有全国首个GDP千亿大镇狮山。去年以来,在佛山市的部署推动下,南海桂城、大沥等镇街成为千亿镇街的后备军。去年,南海七大镇街GDP全部突破200亿元,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可以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在打造千亿镇街的道路上,最近南海各镇街的动作都不小。几天前,桂城官宣打造佛山总部经济集聚区,将实施总部经济“2+4”行动,力争提前实现千亿镇街目标。与此同时,大沥、里水等经济强镇也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要么是提出了新目标,要么是对工作任务再加码,充分展示了镇街一线的拼劲与活力。“老牌”的千亿大镇狮山,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也在发力打造“无可撼动的中国第一镇”。
更有力量的南海,要立足千年文脉的创造力。
让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是文化。作为千年古郡,如果要问南海最不缺什么,不得不说的就是文化。近年来,南海大打“三带三区”文化牌,还用“水文化”串联起城市生态、经济、生活、交通和人文。2023年,南海大地艺术节、醒狮、龙舟、武术、粤剧、电竞等文化IP火爆“出圈”,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获批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城市,文化繁荣与经济领先常常同时出现,这一现象也被当代学者称为“人文经济学”。龙年春节期间,西樵有累计超百万人次的游客量,西樵山、广东千古情组成“双子星”;大沥有“新春六大盛景”,其中单场烟花活动就吸引了线上线下200万人次观看;里水推动“文化东进”,本土醒狮表演与潮汕英歌舞联手,给广佛居民献上文化盛宴……发展人文经济学,需要很强的创造力,而越是传统底蕴深厚,就越富有创造力。虽然春节期间有独特的热闹,但是其背后的思路、做法,并不只是作用于春节期间,而将在未来更加深入城市的肌理。
回望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对标“亚洲四小龙”,而有了“广东四小虎”的说法,南海作为县域经济的典范之一名列其中。多年过去,以今天南海的体量和实力,称其是一条“小龙”也未尝不可。在这个龙年,更有力量的南海,不仅要继续为佛山挑大梁,更要在全省、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