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高新区12个动工项目总投资超62亿元。通讯员供图
中山火炬高新区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开春以来,广东各地拼经济龙腾虎跃,火炬高新区紧跟步伐“热辣滚烫”,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飞驰”——
不久前,火炬高新区召开“新春第一会”,选择让企业站C位,邀请全区优秀人才代表、领军企业代表说真心话、谈真感受、提新建议,并围绕新春暖工稳企、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服务人才等方面出台措施,释放出强科技、促产业、拼经济的强烈信号。
紧接着,2月27日,中山火炬高新区举行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2个项目按下“启动键”,涵盖高端制造业、新能源、高端服务业、治水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总额62.03亿元,投资总额位居全市第一。
“动工的项目体现了我们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初心,展现了我们强化服务业支撑、提升城市品质的决心,更彰显了各位企业家扎根火炬、与火炬共成长的信心。”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云梅表示。
无论是产业集中动工,还是高质量发展大会,火炬高新区都把产业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和主线,都把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务服务的“第一标尺”,用营商“软实力”谋求高质量“硬实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杨慧荣
通讯员 肖晨茜
聚焦高端制造与先进服务业 全区制造业占比高达六成
火炬高新区一季度集中动工的项目有一个共性:深耕新兴市场,瞄准高端制造。
聚焦新能源领域,德友鑫智能物流项目投资总额4.84亿元,项目将打造国内综合实力第一名的新能源锂电物流产线制造基地,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年产值约10亿元;御传新能源汽车减速器研发制造项目拟建设成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达产年产值30亿元。
此外,大族元亨光电新型显示总部项目、百斯特智能制造总部项目、力科电器研发制造总部项目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力撑制造业当家。
“火炬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成熟优势产业集群,供应链资源尤其契合光电行业。深中通道即将通车更会给我们这种研发在深圳、智能制造在中山的企业以最大的助力。”元亨光电大湾区制造中心项目代表朱海涛介绍。
自2023年元亨光电大湾区制造中心项目落地以来,火炬高新区从用电、税收、用地、优惠政策辅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部门联动疏通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各个难题堵点,这样良好的营商环境令企业安心、暖心。
按照计划,元亨光电大湾区制造中心项目争取在2024年底试产,2025年中实现户外mini LED、智能交通等产品投产。5年内力争做到年产值超过1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
当天,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活动的会场选在了火炬高新区商务大厦(火炬高新区会展东路),这是未来星级酒店的选址,昭示了火炬高新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决心。
商务大厦星级酒店项目用地面积约30亩,投资总额3.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主楼共26层,副楼4层。改造后,商务大厦星级酒店将拥有280间各类商务客房和行政房,配备大中型会议室及宴会厅,酒店的管理将由星级高端品牌的专业团队负责。
“我们力争实现年内酒店试营业的目标,将商务大厦星级酒店打造成火炬高新区的新名片,填补区内高端服务业的空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山火炬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代表邱凯城说。
火炬高新区制造业占比高达六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火炬高新区将在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智慧创新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科研龙头牵引研发集群 加快建设三大实体产业园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最新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广东和博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和博制药”)自主研发的异硫蓝注射液——博林兰?获批上市,为国内首仿、首家过评。这意味着国内淋巴示踪剂零的突破,将为广大实体肿瘤患者创造巨大的医疗价值。
和博制药的案例只是一个缩影。勇攀高峰、锐意创新的企业,一直是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明阳集团扎根火炬开发区30年,海上风电技术创新排名全球第一。明阳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首席执行官王金发介绍,明阳智能正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双碳”经济产业园和光伏产业园,预计新增400亿元产值,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装备产业新高地。
康方生物仅用8年时间,实现市场估值超500亿元港币。康方生物高级副总裁夏羽透露,2024年,康方生物将在火炬高新区建设“新一代高精度偶联ADC药物生产项目”,满产将实现年产20万支ADC药物。
“公司2023年总营业收入实现20%的增长,除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奋发努力,更与火炬高新区良好的惠企政策、营商环境及产业生态密不可分。”中山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表示,新的一年,联合光电将加大创新投入,设立精密制造中心,加快建设广东西湾光电工程研究院,引航中山光电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火炬高新区不变的使命,全区正全力以赴,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在高水平建设科创平台方面,火炬高新区将加快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和中山留创园二期建设,布局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3+N”科创平台,为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支持。
一个科研龙头带来一个研发集群,“科技力”加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故事不断在火炬高新区上演:凭借着在光电光学领域的技术优势,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已建成13个重点实验室,孵化出15家高科技企业,为中山打造“湾区光谷”添砖加瓦。
在高标准打造产业平台方面,火炬高新区将高标准打造深中合作创新区,整备土地5000亩。加快建设“湾区光谷”“湾区药谷”“湾区智谷”三大实体产业园,打造生态、集聚、融合的高科技园区。
政企高效协同各尽其能 做“最懂产业发展”服务员
2024年,火炬高新区以打造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为主线,着力实施科技创新活力、产业能级、城乡融合发展、治理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五大提升行动,向一流国家级高新区奋斗。
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奔跑的火炬高新区,有了方向,也有了方法,接下来就是豪情满怀、充满信心干起来。
信心,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
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带来了政策东风;深中通道今年6月通车,蜿蜒的“巨龙”串联深中一体化的巨大红利;统筹民众街道深入推进,万亩的产业空间描绘了千亿集群的蓝图。当前的火炬高新区,正迎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第二次腾飞的历史机遇,潜力无限、空间无限。
信心,来自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火炬高新区发布的人才政策和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的奖补政策非常打动我,我深深感受到政府在助力企业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变的决心、真心和暖心!”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小荔说。
新的一年,火炬高新区将以获批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为契机,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这意味着,火炬高新区要适应更多的角色——
做“最懂产业发展”的服务员,火炬高新区将助力企业与中山华南理工大学产研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办好火炬创新讲堂,邀请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举办座谈沙龙,为企业家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做“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员,火炬高新区将开发企业服务小程序,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解决企业诉求,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做企业最贴心的服务员,火炬高新区将做实企业服务中心,变分散式服务为集中式服务。实施“1+1+2”人才政策“组合拳”,细化“1对1”人才管家服务,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
信心,更来自火炬高新区的地利人和、政企同心。
在企业家眼里,火炬高新区是可以让人圆梦的地方,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专精特新”企业都愿意在此扎根,“大象起舞”和“蚂蚁雄兵”各美其美,“大而强”和“小而专”并肩而行。
“没有火炬高新区的精心呵护和培育,迈雷特不可能在短短八年实现从几百万到两个亿的成长。在这里创业发展,你只需潜心做好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其他的都留给城市帮你完成!”迈雷特数控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德明说。
政企同心汇聚磅礴力量,信心赛过黄金。
国家高端人才代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习宁表示,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三年时间里,充分感受到了政府对人才和企业的关怀,从公司的科研环境,到员工的衣食住行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目前的研发项目代表癌症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有信心为火炬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