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广州荔湾“一盘棋”推进经济发展“一号工程”

日期:03-01
字号:
版面:时事·九州·环球       上一篇    下一篇

    欣欣向荣的白鹅潭。苏韵桦 摄

    人勤春来早,不等扬鞭自奋蹄。甲辰龙年刚开年,荔湾区的发展步伐依旧匆匆。2月20日全区“新春第一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紧接着的区两会总结过往、擘画未来,对新一年荔湾发展提出了新的期许。2月29日,荔湾区招商工作动员大会召开,狠抓今年经济工作“一号工程”,以时不我待的拼劲向新的一年发起冲刺!

    短短10天时间,荔湾区多个大会紧锣密鼓召开,既是向市场及时释放积极信号,也是鼓励全区上下铆足干劲,加速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工作局面。通过加快载体建设和提供惠企服务,荔湾正全力打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的优质营商环境,为区域发展新蓝图打下清晰的“底稿”。

    本次招商工作动员大会上,荔湾区提出力争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200个、引进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营收目标设定为500亿元的新目标。扬帆动员再起航,开启招商新篇章。作为全区首个经济细分领域的大会,荔湾区招商引资恰逢其时,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与活力。

    平台支撑??

    投资千亿级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刚刚结束的荔湾区两会呈现了荔湾新一年的发展蓝图:该区将以“三个定位、三大核心功能、三大引擎、三大平台”发展思路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近年来,荔湾区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稳定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走高、破纪录,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质增效,美好未来步步兑现。

    在今年的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当前,荔湾区紧抓白鹅潭商务区、海龙围科创区和荔湾文商旅活力区三大平台建设,精准培育差异化的招商土壤,让载体在平台落地,开出无限机遇之花。平台与载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也是荔湾持之以恒悉心浇筑的发展之基。

    结合三大平台建设,当前,荔湾区全力构建以都市工业为引领,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业齐飞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三大定位,立足广州,辐射珠西,放眼全国,以三大平台助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荔湾区三大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今年,该区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总投资1425亿元的48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形成三大平台耦合共生、错位互补、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其中,白鹅潭商务区聚焦世界级地标商圈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海龙围全力打造“广佛极点”科技创新中心,作为荔湾的创新高地,海龙围科创区正依托大参林、大翔科技等企业,加快药物研发及生产、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等产业的发展。此外,园区亦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数字影视、游戏动漫等数字创意产业;荔湾文商旅活力区则聚焦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等。

    三大平台各司其职,垒实产业载体扎根荔湾的新台阶,为荔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四梁八柱。2月29日的招商工作动员大会上,荔湾区相关街道、部门领取招商引资任务书,各片区主打产业是什么?招商引资到哪里?随着三大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未来,荔湾招商布局将更加明确,靶向招商更加有的放矢,产业集聚更加高效。

    载体筑巢??

    以长远思维优化产业布局

    引资如引泉,源源不断滋养发展之树。荔湾在推动经济发展“头号工程”时,着重强调了载体建设与支持服务的重要性。2024年,荔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将继续加速荔湾产业平台载体建设。

    接下来,荔湾将通过实施《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建成奥宝汇科创园等各类载体39个、面积17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载体20个、面积198万平方米,未来3年开工建设高端产业载体600万平方米。

    事实上,荔湾区从不缺乏优质的产业载体,全面摸清低效用地底数,荔湾实施收储一批工业用地,将工业区块内存量工业用地批量提容至4.0。动员大会上,立白科技园运营企业代表介绍,该集团作为荔湾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已在荔湾打造出立白中心、东沙国际商贸港(广州国际医药港)、动感小西关等多个成熟的产业载体,未来,立白科技园将辐射广佛“双万亿”核心城市,在原有大日化的实业基础上,积极推进新产业、新项目的孵化,搭建全链条孵化、加速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办公和全产业链加速服务生态。

    一片片科创型载体拔地而起,荔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抢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增材制造、智能装备等细分赛道,发展科技创新型、价值链高端、功能兼容性强的现代都市工业。深入实施“七个一”行动,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从“青苗计划”到“工业回流”,荔湾区招商引资不仅关注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注重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持续的高端产业载体建设,使荔湾区逐渐成为高端人才、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不仅如此,“工业回流”工程还将依托辖内龙头企业,推动工控集团、广药集团等大企业上下游制造业回归。在招商动员大会上,广药集团企业代表发言表示,集团扎根荔湾多年,公司总部及旗下众多子企业落户荔湾区,包括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大健康供应链公司等,接下来广药集团将全面开放与荔湾区合作,以商引商,引资引才为荔湾医药健康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

    接下来,荔湾还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杠杆作用,成立1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全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有发展潜力的科创型企业,助其发展壮大。此外,荔湾区还通过一系列政策优化和团队建设,确保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实招惠企??

    营商服务组合拳兑现招商

    真诚意

    广州市共有6家世界500强,荔湾区占2家,为全市总数的1/3。在这片不足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立白、唯品会、名创优品、广药集团、大翔药业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过往证明荔湾从来都是一片营商的肥沃土壤。

    当前,为全面推进荔湾经济工作“一号工程”,该区已成立招商工作专班,不断优化招商政策体系,通过强化项目线索、资源、行动及宣传推介的“四个统筹”,确保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高效运作。此外,今年荔湾将全面评估考核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制定招商引资考核标准和工作方案,努力实现政策兑现更快、政府服务更暖、营商环境更优。

    为进一步促进载体建设和招商引资,荔湾区也特别强调了金融等支持服务的重要性。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如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荔湾区旨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荔湾区会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广州银行等金融机构梳理“粤农e贷”“绿色信贷”“碳中和债”等28项金融产品,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2023年以来,支持引导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创新多款特色惠企信贷产品,累计为区内超179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总投放达75.1亿元。

    荔湾区还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如即将出台的区级产业园区贷款贴息政策,以及针对新上项目的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政策,旨在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强化金融赋能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建设,全力促进荔湾区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功能,带动产业集聚发展,为力争2027年建成高端高标准产业载体600万平方米提供金融支撑。

    在政策奖励方面,荔湾区出台了《广州市荔湾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新上市的企业,在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华南基地、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等市场平台新挂牌交易的企业等最高给予35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充分发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华南基地在地服务优势,通过开展品牌服务活动、企业IPO培训等,采取“一对一”精准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尽快挂牌上市。

    通过加快载体建设和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荔湾正全力打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优质环境,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撰文: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