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某企业自动化生产线。谭笑 摄
2月22日下午,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在新的一年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大干快上、跨越发展,奋力谱写新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力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云浮建市30周年献礼。新兴县委书记陈哲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赖鉴铭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志坚,县政协主席伍树全出席会议。省委第六巡视组相关负责人钟向群、田军明到会指导。
围绕“六大百亿产业集群”
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
陈哲江回顾了过去一年新兴全县上下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拿下的亮眼“成绩单”,并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向关心支持新兴发展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广大企业家、情系家乡的外出杰出乡贤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就是干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新兴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踏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兴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陈哲江强调,省委把新兴列入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市委赋予新兴“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新使命新任务,为新兴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实践路径。当前,新兴的高质量发展事业进入了一个高位求进、加快突破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扭住关键重点、聚力攻坚突破,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一要聚力加快产业创新。坚持“融湾先行”“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引建,围绕全县现代农业、金属智造、文旅产业、排米粉、预制菜、凉果“六大百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等4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为全省、全市“多种庄稼、多打粮食”,多拿“单项冠军”。努力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二要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要大胆地把发展的视野放到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国,既要认清差距短板,也要找准优势长板,把“富裕指数”“美丽指数”“幸福指数”提升起来,不断在比学赶超中加快量的积累、实现质的提升。三要聚力壮大民营经济。要继续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全力打造对标大湾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企业同奋斗、共进步,实现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陈哲江指出,要跳出“舒适区”,主动到艰苦岗位和基层一线冲锋陷阵,从实际出发、与时间赛跑、用结果说话,以不负春光争朝夕的劲头比学赶超、跨越发展。要勇趟 “深水区”,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抓住科技浪潮大机遇,勇立潮头、挺起脊梁,全力交出更好、更亮眼的成绩单。要敢闯“无人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遇到政策未曾覆盖的领域、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别人未曾做过的事情,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革故鼎新,努力争当“无人区”的探路者,奋力推动新兴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领域先拔头筹、一马当先。
陈哲江强调,各镇各部门要树牢“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机遇意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拼搏意识,以攻坚之势、聚攻坚之力、打攻坚之仗,全力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云浮建市30周年献礼。
一季度签约、动工、竣工项目
共32个总投资70亿元
赖鉴铭指出,这次大会进一步激励全县上下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行动,推动新兴高质量发展焕发新气象、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各镇各单位一要切实增强“干”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坚决扛起“创先县”“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兴实践。二要坚决落实“干”的实践行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充分发挥新兴在特色产业、生态资源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以头号力度提速攻坚“百千万工程”,围绕制造业当家强化项目引建、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深入发力,不断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能级、打造和美乡村,让新兴加速焕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三要全面凝聚“干”的强大力量,携手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各镇各单位要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各界人士在新兴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希望广大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新兴攻坚“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等工作中争当主力军,在投身新兴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携手共创新兴美好未来。
会上播放了新兴县高质量发展纪实短片;各镇党委以及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表态发言;企业经营者代表和高层次人才代表就新兴县高质量发展进行发言;表彰了2023年度为新兴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新兴县税收突出贡献十强、重点企业共30家,科技创新先进企业10家,农业标杆企业10家,文旅示范企业10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10家,外贸突出贡献十强企业,优秀招商联络处5家和招商顾问5名;聘请了10名招商顾问以及7名经济、教育、科创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顾问。
会上还举行了新兴县2024年第一季度项目签约和集中动工仪式。据悉,全县一季度签约、动工、竣工项目共32个,项目总投资达70亿元。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镇。
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各镇、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两代表一委员”;企业经营者代表和高层次人才代表;科教文卫界人士代表;招商联络处代表和招商顾问在县主会场参加会议。
纵深
高质量发展
新兴信心何在?
“新春时节,新兴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企业车间机器运转不停,大街小巷烟火升腾,处处是一派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繁华景象。”“希望各单位、各企业发挥好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在新的一年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大干快上、跨越发展,奋力谱写新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月22日下午,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县委书记陈哲江在会上直言。
在龙年首个工作周举办“新春第一会”,展现了新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腾龙聚势、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奋力在全省、全市大局中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的决心。
谋篇布局释放发展动能创新绩
过去一年,新兴开新局、创新绩。
2023年,新兴坚持大抓产业发展,突出以“引”为先、以“园”聚能、以“会”作媒、以“特”制胜,深入实施“项目引建年”行动,新增招商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超150亿元,招商引资绩效评价排名全市第一,凤铝铝业等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新成工业园“一园多区”建设如火如荼,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首届金属智造产业博览会、香荔产业大会等特色产业活动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金属智造、文旅产业、排米粉、预制菜、凉果“六大百亿产业集群”集聚成势,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加快积蓄、释放。
过去一年,新兴解难题、闯难关。
2023年,广东大地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强县促镇带村如火如荼,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期。县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对于新兴而言,要走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有新“战法”。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也是新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
一直以来,新兴坚决以头号力度抢抓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历史机遇,锐意进取、事争一流,创先实践“政银企村(户)共建”等新模式,一体攻坚强县兴镇富村,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因镇施策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将六祖镇打造成“百千万工程”的新兴样板,将16条典型村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过去一年,新兴优环境、重创新。
一座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有鉴于此,新兴新动作频出: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制造业16条”等针对性惠企政策,6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办率全市最高,开办企业网办率走在全省前列;实有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14家、限上商贸企业81家;温氏股份上榜全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企业上榜广东制造业500强,1家企业获批上市,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活力充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等于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023年,新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已完成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三年启动建设期目标任务,县科创中心即将投用,建成国家、省、市级工程中心共35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共14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引进各领域紧缺人才、有效发明专利数均位居全市首位,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同比增长近21倍,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势头好。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厚经济底盘
潮涌东风劲,帆满逐浪高。
新兴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加厚经济发展底盘。
当前,新兴的高质量发展事业进入了一个高位求进、加快突破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扭住关键重点、聚力攻坚突破,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新兴要加快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一方面优化创新环境,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健全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参与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活力。
另一方面,要强化创新引领,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在不锈钢、铝型材、畜禽种业等重点行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深化成果运用,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的突破。
新兴要攻坚“百千万工程”,培育高质量发展过硬实力。“百千万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去年,新兴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六祖镇被列为典型镇,云吟村等16条村被列为典型村,可谓成绩斐然。
新兴深刻意识到,“百千万工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高质量发展能到什么高度,关键看短板补到什么程度,广袤乡村就是新兴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所在。
2024年,新兴将以创建“百千万工程”示范县为契机,大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打造一批示范镇村,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切实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坚持以产业梯次布局促协同一体。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进一步优化“大项目入园、中项目入镇、小项目入村”的产业梯次布局,统筹抓好强县产业、乡村产业和富民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新兴特色的产业集群。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协同一体。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县城“四提”补短板行动,加快旧城活化改造二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北和城东片区排污排水及道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县城中心首位度。坚持以高质高效的资源要素保障促协同一体。积极向上争取县镇村发展所需的权限,确保把权拿足、把权用好。
新兴要聚焦壮大民营经济,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在新征程上,新兴提出深化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减时间,全力营造服务贴心的政务环境。深化“一企一策”“领导挂点”“首问负责”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意见清单制度机制,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工、用地等成本,推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等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深耕细作方能岁物丰成。
陈哲江在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新兴安排各职能部门、各镇亮目标比决心、亮思路出实招,邀请各企业、科研机构的代表碰撞思想火花、共谋发展良策,就是要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改善者的观念,处处优化营商环境,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他表示,各部门要发挥好高质量发展主攻手作用,增强对行业前沿发展的敏锐触觉,更主动以“合伙人”视角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真正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各乡镇要发挥好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作用,更坚定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更新改造等各项工作。
策划:方镇彬
本版撰文:梁颖 张梓楠 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