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正在投放禾虫苗。陈玮琪 摄
农户正在投放禾虫苗。姚瑶 摄
香煎、爆炒、焖煮……富有高蛋白的禾虫吃法多样,对于许多禾虫狂热者来说,光听到香煎禾虫四个字就已垂涎欲滴。经过香煎的禾虫,将禾虫和鸡蛋的精华浓缩在一起,鲜香四溢,咬一口外焦里嫩,齿颊留香。
每天早上,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冠浩都会到禾田里观察禾虫的生长情况,望着这连片青翠的水稻成就感油然而生。再过两个月,这片稻田里养殖的禾虫将迎来丰收,“许多吴川当地人早早就来电订购我们的禾虫了,上一批采收的禾虫供不应求。”
据悉,湛江“水稻+禾虫”种养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而规模种养只有短短8年左右,目前全市约有3000亩,分布在雷州、遂溪、廉江、吴川,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机稻+禾虫高质高效种养结合技术”入选2021、2022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湛江的农业企业也瞄准时机,正顺应市场需求,努力扩大生产。
南方日报记者 麦思容
绿色种养激活产业春水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被誉为“水中虫草”,因其喜居于稻田中、出产季节集中在禾苗抽穗扬花的季节,故在两广地区俗称为“禾虫”。禾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富含优质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等医疗保健功能,对身体虚弱者的身体恢复帮助作用大,但比较“娇气”,对种养的环境要求较高。
近年来,为推动水稻禾虫种养产业的发展,广东省种业集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门成立了广东“水稻+禾虫”专家组,专家组副组长陈兴汉多次带队到湛江调研种养情况,指导当地养殖户开展水稻禾虫种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2年9月19日,总计约150万条禾虫种苗在吴阳镇被投放,“水稻+禾虫”的绿色种养试验在当地拉开序幕。吴川的试验田选用的水稻是优质的丝苗米品种,以最大限度提高水稻禾虫的产值,全程采用统防统治技术防控,严格按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从土壤、水源、药物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水稻与禾虫是天然的共生关系,禾虫属于环节动物,其生长的空间为土壤生态位,犹如旱田中的“蚯蚓”,不需要挖沟坑、完全不与水稻“争地”。由于对环境非常敏感,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只有在水流量稳定、水质无污染、酸碱度合适的环境才能存活,禾虫还被称为环境指示生物。一旦有农药、化肥等工业污染,禾虫就将无法生存,这对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有着显著效益,禾虫米更是毋庸置疑的有机米。
陈冠浩是吴川“水稻+禾虫”绿色种养试验的负责人之一,由于去年试验效果不错,水稻和禾虫都收获几轮,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投放更多的禾虫。他说,“高端丝苗香稻+禾虫”的绿色高效种养不仅为禾虫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实现“一地两收”,而且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培育出的水稻和禾虫绿色健康。
陈兴汉说:“水稻禾虫种养契合大食物观,是向江海河湖要食物要蛋白的生动实践,较高的经济收益也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专家团队赋能破解技术难题
“水中虫草”的培育不容易。因为稻田里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种养时必须解决好水稻病虫害、福寿螺和杂草的防治,水稻、禾虫营养和水分管理等技术难题。该技术集成了稻田养鸭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等。
近年来,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种业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技术团队深入推进“一个种、一条虫、一粒米”战略的实施,大力推广“高端丝苗香稻+禾虫”的绿色高效种养技术。
陈兴汉说,养殖禾虫最大的难题在于育苗,能否在水稻田、滩涂、池塘等养殖地里成功投放活虫苗是最关键的。目前湛江的禾虫育苗基地主要在吴川、遂溪,服务于整个湛江。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铺人,今年39岁的罗庆龙已养殖禾虫多年,回想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发展禾虫产业,他表示就是让更多人想吃到童年时的味道。“禾虫存活率大概是80%。一亩地可以长出200斤禾虫,价格随着市场波动,平均也能卖130元/斤。”罗庆龙说,现在养殖的禾虫不愁卖,每年收成时,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些膏量爆满、新鲜肥美的拿货价最贵能达到200元/斤。
据悉,禾虫属“低进高出”的水产养殖品种。人工养殖禾虫并不复杂,不仅投入成本低,还能实现禾虫增产,提高水稻的品质。由于禾虫成熟期大约需要7—8个月,禾虫生长期钻在土壤里,稻田犁耙对禾虫有一定影响,因此,最宜采用再生稻或免耕少耕技术,必须选用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目前,湛江水稻禾虫种养一般采用青香优19香水稻、五香丝苗水稻或者再生稻。
广东最优质的种养地
凭借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香的味道,禾虫得到饕餮食客们的欢迎。在湛江,禾虫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了禾虫,“水稻+禾虫”种植模式种养出来的丝苗米饱满均匀,晶莹剔透,色泽光亮,同样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湛江是农业大市,气候温润,水田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禾虫养殖具有天然优势。过去,湛江许多稻田中就有大量纯天然的禾虫。
陈兴汉说,普通水田即可开展“水稻+禾虫”种养,湛江农业产业基础扎实,农田条件和水源条件很好,而且历来水稻丰产,是广东最优质的“水稻+禾虫”种养地。
位于吴川市吴阳镇的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其养殖的禾虫种苗成长为成虫只需要7个月,比其他很多地区的养成时间要短。陈冠浩说,可能是吴川的气候和土壤更适宜禾虫生长。吴川的“水稻+禾虫”种植地处于鉴江下游冲积平原,东濒南海,西襟鉴江,无工业污染,土壤富含有机质,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灌溉水为饮用水源的鉴江水。到今年5月份,这里的禾虫将再次迎来丰收。
推广“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有利于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更保证粮食安全,符合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据悉,湛江普通农户也可以开展禾虫养殖,但需要农户之间达成共识,集中连片发展禾虫养殖,避免有周边其他水田的农药化肥污染了禾虫养殖田。如果技术、机械配套跟不上,养殖禾虫会造成水稻减产。
对于如何推动禾虫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兴汉直言,需要延长产业链,开发系列产品,推进禾虫深加工产业,提高禾虫的价值。开发成医疗保健产品是禾虫的深加工方向,尤其是用禾虫蛋白替代那些保健品当中的大豆蛋白,应用潜力很大,因为大豆蛋白含有较高的嘌呤,对患有肾脏疾病的人不那么友好,而禾虫的嘌呤含量低,保健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