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广州市番禺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举行。 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2023年,番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7亿元,增长4.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1.69亿元,增长10.1%,191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441.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1.3%……
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翻开2023年番禺经济社会发展“答卷”,朝气蓬勃的多元产业,稳健上扬的经济曲线,幸福安然的美好生活,一项项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落笔精彩。
新春伊始,番禺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2024年第一季度动工、竣工、投产项目揭牌仪式举行,所见所感,温热而鲜活。
●南方日报记者 钟晓宇
生产旺盛 夯实“稳”的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是基本盘,“进”是关键词。经济发展迸发“进”的动能,需要找准切入口。
产业,就是番禺聚势破题的“第一环”。
在产业发展上,番禺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构建起牵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产业“千亿矩阵”,千亿产业、千亿产业大镇、千亿产业园区、千亿企业……在一个个鲜活的经济活动场景中,番禺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在跳动、活力在迸发、动能在涌现。
去年,番禺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37.40亿元,已形成以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设备、金属制品等五大行业为首的制造业结构。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迈向崭新阶段,“智造”成为番禺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番禺区将重点推进37个优质汽车项目,释放52亿元以上自主研发、自有品牌的新增产值,锚定三融产业生态,在广州加快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中再拔头筹。
除了汽车产业,番禺区还聚集着多个“智造”产业集群。
其中,灯光音响产业是番禺区特色产业之一,番禺拥有核心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占全国近一半市场份额。
以保伦电子为例,公司在数字化、智慧+等方面研发投入很大,每一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都要占到产值的10%左右,不断迭代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保伦股份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阮胜林表示,当下,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关键技术人才的引进,深耕专业音视频相关技术及智能化、数字化、平台系统、核心算法的探索研究,每年持续研发新产品产出200款以上,丰富产业生态。
“而番禺作为制造业强区,交通便捷,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良好等优势为保伦股份提供了有力支撑。”阮胜林说。
新的一年,番禺区将立足“智造创新城”战略定位,坚持制造业立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番禺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拓展“新质生产力”。
活力十足 激发“进”的潜能
一年来,番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热潮处处涌动。工厂车间内,机器鸣转,生产繁忙;建设工地上,车来车往,加紧施工……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这一年,番禺区将推进353个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900亿元,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新增亿元以上项目46个。
地区发展离不开优秀项目赋能。番禺区牢固树立“项目引领”理念,加大项目谋划和推动力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番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番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7亿元,增长4.6%,191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441.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1.3%。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加速高端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也是吸引重大项目投资落户的关键。
番禺区加大优化服务保障,成立重大投资产业项目工作专班,推行“内部联动、容缺预审、告知承诺、即报即批”审批模式,落实审批、服务、土地、资金等保障,为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服务。
与此同时,聚焦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强化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金融支撑,“一项一策”精细化融资服务,让项目建设“全速跑”。
“番禺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骞能表示,企业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扩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借助番禺区基础和政策支持,打造国际品牌。
据了解,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组建服务以来,携手创造了市场主体连续2年迁入迁出顺差全市第一的磁铁效应,22个项目获批提容1316.4亩。并推动世界500强美国依工中国华南基地、硕贝德华南基地等21个项目早日动工,26个已建在建项目早打粮食、多打粮食,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动力强劲 促进“质”的提升
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
去年以来,番禺区重点领域谋划了13条现代产业链。推动服饰、珠宝、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等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其中多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并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引领和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已然茂密成林。
番禺区内聚集了3.4万家服装企业,还拥有高端服装品牌比音勒芬,以及独角兽企业SHEIN(希音)和电商巨头拼多多旗下的跨境业务平台TEMU。借助优势,番禺服装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逐渐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由链成群,构建产业矩阵。
过去一年,化龙镇成为番禺区首个过千亿元工业产值的工业大镇,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制造超过1300亿元,番禺区拥有过千亿元产值园区1个,并有广汽埃安、海大集团、希音公司三家过千亿元产值(市值或营收)的头部企业,形成了由4个过千亿元耦合而成的产业矩阵,成为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引擎。
如今,番禺区重点产业链已为番禺“智造创新城”建设蓄满强劲动能。番禺区也将继续在“链”上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大中小兼顾、乔灌草共生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番禺智造”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番禺经济社会发展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2024年,番禺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到发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高质量发展这一“热词”在番禺越来越热。
循着春意,一个发展更协调、动力更澎湃、民心更凝聚的番禺正在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