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全域开展农村“四小园”建设,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斗宣供图
祖籍斗门的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在星河公园植树。斗宣供图
巍巍黄杨山横亘,郁郁葱葱的斗门犹如大湾区的一颗绿色明珠。
2023年至今,珠海斗门抓好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区镇村造林绿化工作,加快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扩大绿美建设综合效益,持续推动斗门生态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从群众身边的绿化美化做起,珠海斗门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用“绣花功夫”点缀和美乡村画卷,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绿化美化的积极性,让绿色、美丽从每个人脚下延伸扩散。
如今,一条条绿色走廊串起了生态公园、人文景色、休闲驿站等城市风光,串起了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编织出一幅绿美发展蓝图,推动斗门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宜居之城。
凝心聚“绿”??
“斗门同心林”共绘“同心圆”
和风丽日,万木吐翠。春日的岭南大地上,绿美斗门的实景图描摹得越来越动人。
2月24日,正值传统元宵佳节,在珠海市星河公园,斗门区举办了2024年“共植绿美‘同心林’ 凝心助力‘百千万’”植树月活动启动仪式。祖籍斗门的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挽起衣袖、拿上铁锹,化身“绿植卫士”,与众人一道栽下约200棵紫花风铃木。
“多栽一棵树、增添一片绿,我们携手一起让斗门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大湾区再添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邝美云说。
又是一年春风来,斗门大地鲜花绽放。这是龙年新春邝美云首次返乡,“这次回来,感受到斗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投资环境越来越优,善雅斗门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邝美云表示,“珠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未来将充分发挥港澳台侨社团人脉广、资源足的优势,当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参与‘斗门同心林’建设。”
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理事长卢德基也表示,“‘斗门同心林’汇聚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情怀,凝聚了同心同行推动绿美斗门生态建设的共同愿望,我们将用心守护这一片绿,鼓励更多港澳台同胞来到斗门生活工作、投资兴业,绘就最大同心圆,用实际行动做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绿美斗门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一同启动建设‘斗门同心林’,就是要带动广大斗门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植同心树、共建同心林、共绘同心圆。”启动仪式上,珠海市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云表示,“‘斗门同心林’必将成为展现‘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优异成绩的亮丽风景线。”
从上空俯瞰,星河公园里,200株紫花风铃木在微风中挺立;不远处的斗门市民公园,还有“政协林”“人大林”,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聚众人之力,积尺寸之功。在珠海斗门,全民共建绿美家园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广大公众携起手来,共同做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自然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3年,珠海市斗门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70场,参加人次共2.35万人,义务植树折算尽责株数超20万,“人大林”“政协林”“青年林”“友谊林”“民兵林”“新星林”等主题林遍地开花,营造出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之城、湾区魅力之城。
全域推进??
农村“四小园”激活群众热情
绿色令人向往,美丽牵动民心。但是,绿美从哪里开始?立足乡村实际,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从群众身边的绿化美化做起,就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汇聚起磅礴力量。
春日里,漫步在有着300年历史的古村莲江村,闻着从岭南庭院飘来的烟火味,惬意悠然弥漫心头。
莲江村位于有着珠海北部“生态之心”之称的莲洲镇,村内古树密布,数里山脉与百亩农田交相辉映,传统农耕文化和水乡特色习俗相互交融,于2023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经多次现场勘探,斗门决定将莲江村的一片闲置地打造成榕树集中种植区,并以村内3个种植点及串联的3条路径为重点,结合乡村骑行、慢行系统,打造莲江村榕树风貌带。
这条精心打造的莲江村榕树风貌带,让村容村貌“焕新”,也让美丽田园风光入画。
“我们采取补植套种的方式,进行林相改造,选用本地花木场树苗,发动村民广泛参与,种植小叶榕约1500株。做到精准扩绿、全域增绿。”莲洲镇党委委员黎庆华介绍,莲江村榕树风貌带在改造过程中没有砍一棵树,“还开辟出多个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条条整齐有序、绿草如茵的绿化带蜿蜒而上,一棵棵榕树迎风摇摆,彻底改变了原来绿化带部分植被缺失、黄土裸露的情况,构建起更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了莲江村的村容村貌。
如今,在斗门乡村,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有因地制宜建设的“四小园”,小花园内生机盎然,花儿随风摇曳,一个个小园子成为一处处绿意盎然的生态小景,让人赏心悦目。
随着开放共享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加,“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正成为城乡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绿色生态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为契机,斗门全域建设农村“四小园”,推进农村“四旁五边”绿化美化,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用“绣花功夫”点缀和美乡村画卷,绘成一道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截至目前,斗门已新建“四小园”1004个,新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如今,放眼黄杨大地,大赤坎村“古树乡村”、小濠冲村“绿美红色乡村”等绿美乡村接连出现,绿美广东的乡愁记忆在斗门有了更多承载地。
全民参与??
从“种下一棵树”开始
古榕树是岭南独特的生态资源,是岭南文化的独特符号。保护古树,守护的是传统村落的生态系统,更是岭南文化的乡愁与记忆。
“小时候,我们在大榕树下纳凉休息、谈天说地,现在轮到我们保护古榕树了。”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湾村村支部书记周景廉对东湾村14株超100年树龄古榕树的故事如数家珍,还亲切地为它们取了“长寿之树”“孝顺之树”“百年好合树”“金榜题名树”等独特的名字,倡导村民守护古榕树生长。
古树参天立,岁月见证长。过去一年,斗门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一方面对挂牌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策”管护,另一方面着手发现新的古树,守护光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成为斗门发展最亮的底色,让好山好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动能。”今年1月,斗门宣读“第1号林长令”,五镇一街签订责任书并立下“军令状”。
一体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斗门将全域推进区镇村绿化实施工作,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爱绿植绿护绿活动。其中,2024年,斗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计划选址面积5450亩。
打造“开窗见绿、抬头遇美”的生活居住环境,斗门加速优化城乡绿化空间布局。扩充绿色生态网络,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全面提升城乡一体绿美环境,斗门将在全面细化2024年区镇村绿化工作的同时,持续巩固井岸镇、斗门镇和莲洲镇森林城镇建设成果,推动白蕉镇创建省“森林城镇”、白蕉镇虾山村创建“森林乡村”、乾务镇虎山村创建“绿美古树乡村”,推动绿色生态福祉全民共享。
引导全民从“种下一棵树”开始,让绿色和美丽从每个人脚下延伸扩散,积极投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斗门实践。目前,斗门正结合区镇村绿化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城镇(乡村)建设、绿美示范点建设、绿美古树乡村建设等,突出做好“林、产、人”联动发展文章,以实际行动绿化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让全民爱绿护绿、植绿享绿成为全区新风尚。
今年以来,斗门已组织各类义务植树活动107场,参与人次3809人,种植苗木22456株。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绿美建设综合效益,打造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时常绿、处处皆景的美丽村庄、美丽家园,推动全民参与绿美建设,打造植树活动品牌,让植绿护绿真正成为群众日常生活元素,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陶冶性情。”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
撰文:王韶江 林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