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万顷沙三民岛往返临时轮渡正式投入使用。本版图片: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董天健 摄
乘客正在有序下船。
“今天终于可以乘渡船回家了。”2月23日,广州南沙三民岛居民李先生从文船重工临时渡口登上了前往对岸三民岛的渡船。此前一天,他因沥心沙大桥断裂没有回家。
2月22日早晨,一艘货船撞上广州市南沙区沥心沙大桥桥墩导致大桥桥面断裂,造成南沙区三民岛与外界唯一的公路通道中断。通往三民岛的自来水管道因沿着沥心沙大桥铺设,管道在事发后一起断裂,岛上9000多名居民一度面临用水困难。
为保障三民岛居民生活,当地在23日启用文船重工临时渡口,并连夜修建了临时供水管道,保障全岛村民的出行和用水。
●南方日报记者 杨琼 贺达源
将在河道上建临时通行便桥
为解决三民岛居民出行问题,23日10时40分,文船重工临时渡口启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共启动了两艘渡轮提供服务,该渡轮一次性可以搭载80人,会一直运营到沥心沙大桥修复并恢复通行后。
据了解,从文船重工临时渡口到三民岛民兴村附近的临时码头,乘船约10分钟。通航班次时间表显示,每日从6时30分至21时,都有轮渡班次安排。
当地也已将三民岛原“南沙9路”“南沙16路”公交线路终点站调整至文船重工渡口。除轮渡外,装载货物和汽车的货运码头也会加紧建设。
23日下午5时许,在三民岛民兴村附近的临时渡口,村民黄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渡口边等渡船。“我丈夫在广州市区工作,明天会回来。我们想着先试试坐渡船,也方便告诉丈夫到时候具体上船的地点。”黄女士说,渡船缓解了大家如今出行的问题,但村民们还是希望断裂的沥心沙大桥能早日完成修复。
记者注意到,两边渡口都有执勤的青年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值守,组织乘客有序排队上下船。接近傍晚6时许,越来越多人在渡口等船,不少是下班或者放学回家的村民。
为了尽快恢复三民岛和外界的陆路交通,当地正在对沥心沙大桥开展修复工作。沥心沙大桥恢复通行前,施工队将会在河道上搭建临时的通行便桥,进一步方便岛上居民出行。
连夜修建临时输水管
通往三民岛的自来水管道断裂后,22日上午,广州南沙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将6台送水车开至还未通车的南中高速路面,通过供水软管往下输水,桥下由村委用储水罐接水后进行统一分配,满足村民应急用水需求。
“太及时了!”在民兴村应急取水点,村民冼泽民说,22日早上听说桥断了后,他赶紧接了一点水应急,但很快用完。这次在应急取水点,他一下子取了三大桶水,“够一家人吃两天了”。
23日,记者了解到,南沙粤海水务会同相关部门敲定临时供水方案,在桥面新建加压水箱,并修建一条DN150钢管,直接把桥面上送水车的水通过加压水箱和输水管道送到岛上的市政供水管道中。
在当天凌晨1时许,临时加压水箱和输水管道建成,一根黑色通水管道从南中高速三民岛路段桥面笔直延伸到地面,为三民岛居民带来生活用水。岛上部分居民家中已获低压供水,其它应急供水管线建设也正在紧密推进。
这条前一天晚上连夜修建的临时输水管道,可以供水到地势较低的区域,附近两条河涌周边村民可以用自来水,正常用水;地势高的地方,已安排多台送水车送水,方便居民接水。目前,三民岛全岛居民用水已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