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恒兴、巴斯夫 凭什么二度登台?

日期:02-22
字号:
版面:湛江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恒兴集团和巴斯夫集团在会上发言。这两家企业连续两年在大会上代表湛江企业发言,背后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工业和农业比翼齐飞

    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动员令。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恒兴集团和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接连两年在这场大会中露相,透露出湛江坚持农业和工业双轮驱动发展的信号。

    湛江是农业大市,也是海洋大市。湛江立足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渔业,持续深耕深海远海养殖,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加快打造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库。

    以恒兴集团为代表的湛江水产企业,积极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水产种苗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生产。

    同时,湛江也是工业大市。东海岛上,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等工业“巨无霸”项目云集。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也是中国重化工业首例外商独资项目。从2018年7月宣布筹建,目前首批装置已竣工,项目正持续高效推进。

    2023年,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在采访中表示,湛江一体化基地至2030年投资总额将高达100亿欧元,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

    1月18日,巴斯夫举办湛江一体化基地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落成庆典。作为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线,新装置贯彻智能生产理念,采用自动导引车辆和自动化系统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楼剑锋表示,通过采用尖端技术,全面落实智慧生产理念并遵循最高安全标准,建成后的湛江一体化基地将成为智能化与可持续生产的典范。

    这是湛江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今年的广东新春第一会聚焦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等话题,提出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近年来,湛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广泛渗透到钢铁、石化、农业、海洋等产业领域,激发企业技改内生动力,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直言,恒兴将坚持产学研合作,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提高海水种苗的供应能力、提升海洋食品的开发能力、强化跨学科技术的融合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

    未来产业雏型已现

    会议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选育出国内认定的第一个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突破种虾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难题;突破SPF种虾及种苗保种和扩繁等方面的技术,创制了“海茂1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近年来,湛江紧紧抓住种业“芯片”核心,不断强化水产种苗攻关和产业化生产,由恒兴集团建设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在水产种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光转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化工行业。《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湛江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绿色转型,重点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巴斯夫正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将湛江一体化基地打造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灯塔项目。

    2023年,巴斯夫与明阳达成协议在华南共同建设运营海上风电场。据介绍,该风电场是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实现100%绿电供应的重要里程碑。该风电场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投入运营,其发电量将主要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

    南方日报记者 林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