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张槎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张槎街道供图
“我们相信,社会必定蓬勃发展,张槎必定勇往直前,梦想必定成真,蓝图必定实现!”
在今年2月2日召开的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表达了对张槎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的信心。
张槎何以如此笃定能成为样板?回顾2023年街道的发展,可以从“亿”“万”“千”“百”四个量词出发,解码张槎如何跑出“佛山之心”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展望2024年,张槎提出了“六个梦想”:再造新张槎、村村上亿元、路路通四方、天天有节日、处处皆风景、人人都幸福。
造势而为,“势”在人为。坐拥产业重镇厚积“亿万千百”的家底,“六个梦想”并非白日梦,而是可见可达的真愿景。张槎只要延续、扩大“亿万千百”的势头,蓝图必定实现。
“亿万千百”厚积家底
从张槎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看,“亿”“万”“千”“百”四个量词以及其分别代表的内涵,能看到这个产业重镇对制造业当家的坚守。
“亿”,是指张槎去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8.98亿元,增速6.1%,成为禅城首个工业千亿镇街,也是佛山市8个工业千亿镇街之一。如果算上张槎仅28.7平方公里的面积,规上工业单位产值达35.2亿元,如此高密度在佛山范围内更是凤毛麟角。
“万”,是指张槎去年完成都市型工业载体建设1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625万平方米。有广阔的空间载体支撑,张槎去年成功引进总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14个,签约投资额126.7亿元。
“千”,是指张槎针织服装产业集群的5800多家企业。去年,“中国针织名镇”张槎吹响“织梦全球”新号角——全区域、全链条布局针织服装产业,将产业发展瞄准全球市场,力争五年内将针织服装产业打造成为佛山又一个“千亿集群”。
“百”,是指张槎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9家,其中去年净增39家。此外,2023年张槎还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这些企业中,有不少是张槎发展战新产业的中流砥柱。凭借这个不断壮大的高企集群,张槎愈发有底气培育新质生产力。
“亿”“万”“千”“百”,是过去一年张槎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鲜明的标签。
“亿”和“万”,反映了张槎在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中勇当排头兵。禅城作为经济大区“真正挑起大梁”,张槎作为产业重镇,同样挑起了大梁。
“千”和“百”,反映了张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协调发展。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张槎将始终坚持传统产业和战新产业“双轮驱动”。
加速中心化勇挑大梁
尽管坐拥“亿万千百”的家底,但2024年伊始,张槎并没有放慢脚步,而是锐意抢开局,以一系列重大产业项目打响新一年制造业当家的“头炮”。
1月2日,特芯医疗佛山产业基地启动建设。1月16日,宽普(张槎)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张槎;同日,佛山市顺盈嘉智能科技园正式开园。系列产业项目落地,既是张槎过去一年坚持“1368”发展思路取得的具体成果,也为新一年产业重镇发展注入动能。
怀信念而行,山海皆可平。这是张槎奋力向“心”进发,在禅城全域中心化进程中挑起大梁的实际行动。
禅城区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力推进城市西进、产业西进、服务西进、人才西进,张槎要把担子挑起来、重任扛起来,加快连片建设工业载体,强化高端制造业导入,进一步提升公共配套,以禅西中心化实现全域中心化。
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在禅城打造“佛山之心”过程中,张槎要以更大的格局谋划更大的发展,在禅西中心化过程中争当制造业高地、产业服务高地。
这为张槎今后如何向“心”进发、成为中心指明了方向。
2024年,张槎提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全力推动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建设,做细做实街道“1368”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
今年,张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工业投资额增长60%;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0%。新增都市工业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投资额超110亿元。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张槎将重点突出红色聚力、产业强链、科创驱动、空间提质、城市焕新、文化赋能“六大举措”,为禅城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作出张槎贡献。卢浩能
讲述
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
“六个梦想”奔赴“双千亿”
“没有梦想,就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3年、5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要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敢创新路,一往无前,奋力实现我们张槎的‘六大梦想’。”何永庆表示,这是张槎今后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方向与目标。
张槎的“六个梦想”是:奔赴千亿镇街,再造新张槎;壮大集体经济,村村上亿元;做强湾区枢纽,路路通四方;擦亮文化名片,天天有节日;刷新城市颜值,处处皆风景;提升民生成色,人人都幸福。
实现“工业千亿”之后,张槎继续奔赴千亿镇街,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与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千亿”。街道提出,到202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工业载体1000万平方米,税收收入达60亿元。
达成这一目标与张槎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息息相关。“壮大集体经济,村村上亿元”,张槎提出,力争到2028年,农村集体收入“亿元村”从9个增加到15个,其中“2亿元村”从1个跃升到5个。
强产业与兴城市是协同推进的。“做强湾区枢纽,路路通四方”,张槎提出,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完善“五纵五横一高多轨”的综合交通体系。“刷新城市颜值,处处皆风景”,张槎将全面提速禅西中心化,加快建设广佛环线“张槎TOD”,持续扮靓汾江河“黄金岸线”。
兴文化,则为张槎奔赴“双千亿”提供品牌力与影响力。张槎将继续挖掘“汾江源”文化内涵,擦亮“潮起汾江 织梦张槎”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一山一河五馆八园”文化格局,加快打造禅城第二商业中心,推进岭南文化雕塑园建设,培育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了实现“提升民生成色,人人都幸福”,2024年,张槎将以“四最”办好教育,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推动张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张槎当下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未来,我们有信心用这些确定性应对所有的不确定性,以龙的精神、狮的气魄,推动‘六个梦想’实现更大突破。”何永庆说。卢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