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数智向未来 “新”潮强澎湃

日期:02-18
字号:
版面:《高质量 挑大梁》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720.16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居广州第一。苏韵桦 摄

    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成功举办。苏韵桦 摄

    “中国的琶洲,世界的琶洲。”

    1月26日,以琶洲为画布,千架无人机化为祥龙,璀璨夜景拉开了海珠龙年的序幕。

    当祥龙刺破苍穹,无人机照亮长空,海珠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脉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自豪感。

    “2024年的琶洲高楼林立,这里汇聚了超过3.6万家企业,吸引了无数海珠合伙人。”腾讯云副总裁刘裕勋表示,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扎根琶洲,心里都怀揣着宏图伟业,希望在此圆梦。

    眼中有星辰大海,无数“海珠合伙人”的奋斗汇聚成海珠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720.16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居广州第一。

    今年,海珠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打造数字引领最强、产城融合最好、绿色宜居最美、文商旅融合发展最旺的“海上明珠”。

    稳中有进:产业发展高歌猛进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增速位居广州第一,于海珠而言,这样的发展答卷来得实属不易。

    向外看,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成色能否经得起检验,充满未知。向内看,过去一年,推动海珠发展任务之重、挑战之大、强度之高,极不寻常。

    但海珠人都铆足了劲,把握机遇、顺时应变,步子迈得扎实,收获也颇丰——

    看经济指标,其时已至。

    数字经济、都市工业“比翼齐飞”,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8.4%,拉动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6.1%;工业增速居广州首位,为广州“闯关3万亿”作出了巨大贡献。

    看对外开放,其势已成。

    盛会让海珠频频站到全球聚光灯下,“琶洲算谷”勇立潮头。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圆满举办,吸引21个国家地区3307支队伍参赛。“中国第一展”盛况空前,广交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双创历史新高。

    不断刷新的还有城市。

    去年年底,康鹭片区首拆“破冰”,被划定13个网格,全部由区领导带队并抽调176名干部全脱产入格攻坚,康鹭“招工一条街”蝶变为通行顺畅的“步行街”。

    回首过去一年,不难看出,海珠“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动能不断积蓄,“创”的能力日渐增强,“实”的底蕴更加深厚。

    向“新”而行:

    “热带雨林”生机涌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发力时刻”,海珠想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持续“向新”。

    对海珠来说,区域竞争的优势是数字经济——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19.2%。先发优势并非绝对优势,海珠要想进一步激发出“海上明珠”的璀璨光芒,必须再走出新路子。

    厚积“新质”,变革正在发生。

    今年,海珠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三算”产业强支柱,以都市工业铸底盘,以产业互联网聚能级,以消费互联网拓链条。

    布局未来,产业稳中向新。

    海珠将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新”突破,在“质”发力,以“产”落脚,锻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链主引领、龙头带动、集聚发展的“热带雨林”式产业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海珠高质量发展热词。海珠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活力引领:

    奋进“百千万”中勇挑大梁

    珠水涟漪,水上塔影。1月18日,位于广州新中轴线的核心地段,毗邻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备受关注的新晋地标——“广州塔广场”有了好消息,将于今年年底开业迎客。

    10天后,“广州宵夜一条街”宝业路也传来新进展,宝业路升级改造后的江南文商综合体南区封顶。

    两大商圈,一东一西,交相辉映,是海珠融入“三轴”“三核”“三脉”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海珠品质提升的“点睛之笔”。

    “三轴”“三核”“三脉”,勾勒出广州的时间脉络和空间格局。作为中心城区,有着深厚底蕴的海珠深知,要找准在融通“三脉”、贯通“三轴”、联通“三核”、连接“三个广州”中属于海珠的方位和定位。

    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是海珠肩负的重要使命,未来,海珠将抓住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机遇,编制海珠面向2049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努力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广州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吴雨伦

    一线

    琶洲崛起

    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1月28日,载有209名旅客的临时包船“金珠湖”号缓缓驶出琶洲港澳客运码头,这是该码头首个大型旅游团包船航班。

    去年,琶洲港澳客运口岸正式开通,“同声同气”的大湾区,在海珠上线了全新来往方式,超7.3万名旅客经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顺畅通关。

    口岸的开通,是琶洲不断“上新”的一个缩影。当前,琶洲发展跑出加速度,正迅速成长为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

    “感恩脚下的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润泽,感恩成长过程之中,政府无微不至的支持和关心,感恩美好的时代,给予我们干事创业的好机会。”华新控股总裁冯翰新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珠人,在冯翰新的记忆里,琶洲西区原来还是甘蔗地,如今已高楼林立。华新控股也从一家10平方米的饮料批发档口起家,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分销物流商,总部矗立在琶洲这片广厦中。

    向东看,琶洲数字科技产业园开园,打造大湾区首个游戏产业双创园区,为数字文化产业链发展提供优质载体;向西望,多个企业总部大厦封顶,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立风口,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吸引来自国内外共3307支队伍报名参赛,作为广州首个算法领域权威赛事,大赛在算法领域发出“广州声音”……

    去年,琶洲入选2023福布斯中央商务区全国10强,连续两年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被商务部评为全国成绩突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十佳,企业总数超3.6万家,实现营业收入4479.17亿元,增长6.3%,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营收655.11亿元,增长26.1%。吴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