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中心医院开业运营。
标准化改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是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关键。坪山,这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区,正以其独特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一年来,坪山坚持“补短板”与“建高地”齐头并进,卫生健康事业不仅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新气象,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
撰文:李丹
受访单位供图
提质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湘雅的优质专家资源和医疗服务,健康更有保障!”“无须再到异地,在本地就能接受顶尖专家的医疗服务。”“以前我们坪山人看病要往福田、罗湖跑,现在坪山的医疗水平上来了,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专程来看病。”……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提升,是坪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2023年12月18日,坪山区中心医院正式开业。该医院是坪山重点打造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研究型医院,聘任湘雅二医院国家级人才杨一峰担任院长,同时引进了一批相应专业的国家级专家、学科带头人,既让坪山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湘雅名医服务,也为坪山医产研融合发展提供平台,成为“打造创新坪山 建设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坪山与南方医科大学的合作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7年,坪山区人民医院与坪山成立行政区之后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不太匹配,在这一背景下,坪山与南方医科大学的合作应运而生。近年来,坪山与南方医科大学政校合作共建医疗健康集团,建成国家DPCC坪山分中心,被认定为“深圳市首家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另被国家中医药局授予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称号。此外,统筹集团所属区人民医院及其社康,整合人才、设备等资源和力量,推动坪山区人民医院参照大学附属医院标准,调整医院运行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盘活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床位资源,积极探索社区“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扎实推进医疗资源“双下沉”,实现医院门诊量、出院量等核心业务指标连年两位数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坪山区人民医院科研创新工作传来喜讯,医院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肯定,例如,《“DPCC+主动健康”糖尿病防治管理坪山样板》获评全国优秀案例;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这标志着该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也体现了医院已经具备承接国家级高水平医产项目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坪山作为深圳市东部的后发高地,凭借其前瞻性的创新战略和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正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的聚集地。这里不仅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飞跃,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发展潜力。截至目前,辖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总数已达千余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为坪山的产业生态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不仅如此,这些企业在专利发明、药品批件和医疗器械注册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坪山区属医院与辖区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优质器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坪山区人民医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现场评审,标志着该基地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坪山的支持下,辖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们与区属医院的紧密合作,不仅推动了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更为企业高端人才提供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坪山的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更强的动力,也促使医企供需对接成为常态。2023年,坪山举办全市生物医药院企对接会坪山专场,平乐骨伤科医院与驼人生物合作进行掌上彩色超声诊断系统临床试验,与海格德生物合作体外诊断试剂项目……引起全市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补短板
人才科技叠加 凝聚跨越赶超新动能
就地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需要做到什么?
在当今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学科建设和信息化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药研发,还是医学科建设,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丰富、技术卓越的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此,弥补医疗短板必须抓好两件事。
第一是抓好人才和学科建设。近年来,坪山始终将人才视为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兜底,高效引进批量人才,促使一系列名医影响力大幅提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娟教授“名中医工作室”落户坪山,完成柔性引才王惠珍教授团队签约仪式,引进全国名中医黄煌教授团队,推动深圳市中医医疗集团智慧医院研究中心落户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妇幼保健院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建立技术帮扶合作,引进2个名医工作室。高层次人才的加入,无疑为坪山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现今,坪山区中心医院正加快建设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等重点学科,坪山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和坪山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学科形成区域影响力。平乐骨伤科医院获批国家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培育单位,骨伤科被推荐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国家优势专科建设项目,中医护理获批市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并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授牌“广东省第一批县级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
坪山不仅大力支持国内名专家团队在坪山尽情发挥所长,打造了一批名医名专科,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而且注重本土人才培育,辖区医疗机构涌现出了一批市、区级好医生,如贺旭、龚春柱、冯琨等。他们以高超的医术和医德,吸引了众多患者慕名而来。
“如今的坪山,无论是什么疑难杂症,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我们看病更方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坪山市民的称赞不绝于耳,他们的认可是坪山医疗人才发挥优势最有说服力的答卷。
第二是抓好科技赋能。在医疗人才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信息化叠加后产生的效果往往会更明显。
坪山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医疗难题的思维方式和常态手段,通过推进智慧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动能。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坪山初步建成辖区医疗机构大数据中心,汇聚数十万条健康档案,有效推动区属医院之间、医院和社康之间实现诊疗信息互通互认。
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平乐骨伤科医院在医疗流程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推行住院病历无纸化管理和诊间结算等业务。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还为医院带来了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5级评审的认可,更跻身智慧医院HIC排行榜500强,彰显出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该区的其他医疗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坪山区人民医院建立起自主运营的医院号源池,并成功实施“全院一张床”模式,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则全面推行预约制,预约挂号率大幅提升三成,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坪山区人民医院和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均已通过省卫健委电子病历4级评审,标志着这两家医院在电子病历管理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坪山还把智慧化服务延伸到院外,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例如,平乐骨伤科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提供云诊室远程视频问诊服务,并推出“快递给药”等便民举措,累计线上配送药品超5000人次,大大提升了居民就医体验感。
坪山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打造了智慧医疗集约化系统,这一创新举措使得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坪山还依托智慧医疗三期打造了坪山居民个人健康云。这一平台集成了辖区所有医院和社康医疗机构的信息,居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方便地获取自己的健康信息,以及各类医疗健康服务。
居民个人健康云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基于区域内不同角色人员的业务需求,提供了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便民惠民医疗健康服务。同时,这一平台还为居民提供了线上线下的便民服务,实现检查结果互通,侧重诊后健康管理,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促进了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助力全民健康。目前,居民个人健康云已完成了首版系统部署,供辖区内医疗机构系统调用。同时,该系统正在进行信息安全论证,论证完成后将正式发布,并上线服务居民。
强基层
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秉承着“全民健康”的理念,坪山将“预防为主、医养结合”的发展理念贯彻于全链条、整合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获国家评估组高度认可。
随着80、90后对自身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愈加重视,新一代父母们的育儿理念也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而育儿观念的进步和消费的升级,也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关注。
正是关注到“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服务成为职场年轻父母的‘刚需’”,坪山区卫生健康局高标准谋划,牵头抓总,推动碧岭、马峦、龙田等3个街道与知名托育品牌“深业幸福家”携手打造了普惠示范性托育园,已正式面向社会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公开招生。
在坪山,类似这样的幼儿健康服务案例并不少,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托育服务试点,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托育服务。目前,坪山托育服务机构达50家,具有1475个托位,有效满足了坪山居民对“幼有善育”的期盼。
“老有康养”亦是坪山卫生健康管理着力的领域。
2023年,坪山将“银发健康”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与养老服务,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率达到了86.14%。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累计达到12929人次,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还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了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指导服务,累计达到12203人次。在养老保障方面,坪山积极推行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投保工作,为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投保意外险,投保金额超40万,惠及近7000人次。
此外,坪山还与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紧密合作,组织医护三人小组定期进社区,对60岁以上居家老人进行健康巡讲和义诊。对于有居家医疗服务需求或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人、慢性病、疾病康复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进行上门护理,并成立“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实现从医院到社区或家庭的延续服务。这一举措践行了“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家庭”的理念,赢得社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中,碧岭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人友好型社区”授牌,坪环社康中心荣获首届类风湿性关节炎“簕杜鹃”医学沙龙团体一等奖。
坪山通过“走出去、沉下去、深进去”的务实调研,全覆盖式摸排辖区49家社康基本情况,将党支部建立在基层社康中心上。9个社康党支部结合社康服务特色创建了14个党建品牌,并在符合条件的诊室、药房等创建38个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中,坪山区人民医院社康第一党支部发挥特色服务优势,培育了一支伤口护理服务小组,采用最新的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帮助患者预防及处理疑难慢性伤口,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平乐骨伤科医院第十三党支部书记、锦绣华晟家园社康中心支部党员医务工作者走进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企业职工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和职工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针对老旧社康中心普遍存在设施陈旧、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坪山区卫生健康局出台社康标准化建设指引,改造提升一批社康中心。改造后的社康中心不仅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还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和就医信息,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患者们纷纷表示,现在的社康中心环境更加整洁、舒适,服务更加周到、细致,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党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使全区各社康的工作成效逐步提升。以碧岭社康“互联网+五师共管”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为试点的《互联网+五师共管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病技术》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东晟时代花园社康的“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深圳市第五届安宁疗护案例实践分享会获评社康组“最佳案例奖”。上坝社康的“知糖不惑·控糖无忧——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糖尿病患者不良行为问题的实践”项目在深圳市社工参与糖尿病防控试点项目案例评审中荣获一等奖……所有的荣誉,都证明了坪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扎实践行党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可见,坪山聚焦“病有良医”使命任务,抓基层、提服务、促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和优质服务,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坪山还与市属医院紧密合作,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妇产科学、社区用药、中医药、国际全科医学、风湿性疾病、慢性传染病性疾病等10多个市属专家医防融合项目,碧岭社康、亚迪三村社康和锦绣华晟社康荣获深圳市医防融合项目“深圳市卒中预防地图”示范定点社康,亚迪三村荣获肿瘤防治示范社康。合作期间,市、区专家开展讲座义诊600余场,开展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120余场,实现了社康中医药服务100%全覆盖。坪山区疾控中心顺利通过实验室地址变更暨扩项现场评审,获批实验室检验检测认定参数共2个领域4个类别346个参数,标志着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达到了县区级疾控机构的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到了市级疾控机构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长足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2023年,走进坪山,明媚的笑脸随处可见,市民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显著增强。这一年,也是坪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窗口期、黄金期、加速期,展现了家门口优质医疗的新画卷。
当时针指向2024年,全区上下同心谋发展的态势已然形成,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被进一步点燃,一座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梦想不断照进现实。未来,坪山区将继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医疗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