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实干争先绘宏图 高峰之上见南山

日期:02-18
字号:
版面:《高质量 当先锋》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山城区实景图。

    飞跃大湾区的“空中的士”“水下大疆”高性能无人机,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小、最轻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为南山区“上天入海走心”的新质生产力,南山智造频频出圈;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3家,国高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西丽湖论坛高规格举办,《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全球顶尖创新人才纷至沓来……

    过去的一年,南山区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动力十足——以不到深圳十分之一的面积,贡献全市近四分之一的GDP总量,坐稳“广东经济第一区”交椅。

    时盛岁新,征途如虹。放眼2024年,南山区将主攻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条赛道”,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强化人才、空间、金融、环境“四大支撑”,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南山实践。

    撰文:刘倩希

    摄影:鲁力

    攀峰

    三条赛道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

    去年,世界之窗与美团无人机合作的国内首条景区常态化航线正式开航,为游客提供了“外卖从天降”“所想即所得”的便利服务。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起飞的不仅是无人机,还有万众瞩目的低空经济产业。今年1月,全国千家无人机企业齐聚“空中外卖开航起点”世界之窗,在南山这样的“世界无人机之都”核心区,共同探讨无人机引领低空经济发展新思路,角逐万亿低空经济赛道。

    产业是强区之基、富民之要,先进制造、战新产业、现代服务是产业发展重中之重。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南山前瞻布局“空天海”未来产业等,打造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除为人津津乐道的“不出南山区,就能够造出一架完整的无人机”产业基础以外,南山不断在先行先试中破题。为促进低空经济成形成势,今年,南山将重点打造后海低空经济先行示范片区,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技术综合应用,携手大疆、顺丰、美团、东部通航等头部企业,试点低空物流、公共管理等新型应用场景。同时,制定大中型低空飞行器航路航线规划,争取国家级平台资源落地,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芯片、飞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攻关。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化的有力保障。南山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腾讯、金蝶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平台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加速“智造”升级。

    此外,发挥多元化融合主体作用,重点推进中海油公司项目、妈湾电厂升级改造,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00家。南山将坚持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一体培育,按照“三化三性一力”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南山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蓄能

    三大动力激发科技创新硬实力

    新时代的南山,每一天都在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开拓创新,每一天都在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改革、开放、创新是南山最鲜明的标识,也是必须牢牢扭住、不断巩固扩大的最关键优势。

    为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一方面,南山将持续深化改革,全力降成本、优服务、强信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南山将开展重点园区用电改类和改造等工作,降低用电成本;持续推动三级联动重点产业园服务站建设,提供“一站通办”服务;拓展“食品全市通办制”等试点,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提升效率;推动信用助力经济发展等12大应用场景落地,创建全省首批信用区,争创全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区。

    在服务上,扩大“绿色通道”覆盖面,开展“助企暖心行”系列行动,让企业服务更快、更优、更全面。此外,重点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正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一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开展“我帮企业找资金、找空间、找市场”专项行动,通过“政银企结伴行”等形式,搭建对接平台,促成项目合作,让民营经济更加枝繁叶茂。

    另一方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赢得未来发展先机。南山举全区之力支持前海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等规划建设,优化深圳湾口岸整体环境。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建成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智造”产业园,力争引进3—5家企业,并将南山河源高新区、连平(南山)共建产业园纳入招商范畴,推进与南澳县共建特色产业园,推动宏杰供应链、中信城开南澳等项目落地。

    围绕“创新”关键词,南山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共生耦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科技“硬核”力量。

    在南山北部片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经成为南山区“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南山将持续高标准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X9高校院所联盟“一中心、多节点”成果转化基地,集聚一批尖端技术产业化项目。

    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南山将推广学院派创业模式,支持辖区高校打造“教授领衔+学生主体+天使赋能”的科研型双创企业集聚高地,高水平建设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分中心,做大做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融合创新中心,支持各类概念验证平台和未来智能影像、分子智能诊断、生物智能材料等中试平台建设,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落地,助力优质早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升维

    四大支撑增强经济发展持续力

    人才是种子,空间是土壤,金融是活水,环境是阳光。今年,南山将多措并举,强化人才、空间、金融、环境“四大支撑”,助力高质量发展。

    让更多人才向“南”飞。实施特色化、差异化人才政策,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加强政策效能评估和风险管控,提升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打造平山村“百校大街”,引导更多人力机构、灵活就业平台入驻“南山就业帮”,拓展服务覆盖面。多方联动打造区域引才共同体;开展招才引智加速行动,办好“向南而行”系列活动;深化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2.0版建设,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让企业生长有空间。加快推进总部集聚区发展规划,着重加强“6+2”市级总部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式发展相衔接,进一步推动高端要素集聚成势;加快园区升级整合、“二次开发”和“腾笼换鸟”,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

    让经济金融共生共荣。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联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共建上市培育基地,争取首批科技专营机构及科技支行获批设立,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让市场主体前行无忧。南山重点聚焦营商环境、招商环境、投资环境、消费环境,培育最适合市场、企业发展的一流“雨林生态”。其中,将高水平打造后海—深圳湾商圈,串联欢乐海岸—深超总基地—海岸城—深圳湾万象城—深圳湾文化广场—太子湾—前海等文化休闲消费集聚区,助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时代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南山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目标愿景,重整行装再出发、革新蝶变创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