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潮味东山口

日期:02-14
字号:
版面:文化周刊·海风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扫码投稿

    共享文字之美

    ●梁静

    “过年啦!”

    每逢春节,广州就有不一样的氛围。广州是中国年味最浓的城市之一,每年这里都有很多传统的过年习俗,比如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行花街。

    行花街、买年花,这是传统的老广“年味”。时间会变,年味也会变。现在的广州,流行什么样的“年味”?朋友问起我,我都要推荐他们去“潮人区”东山口走一趟。

    东山口,在广州,是个地标性街区。它,一方面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城区,保留着广州现存最大的中西合璧式洋楼建筑群。中共三大会址、五大侨园等有历史印记的建筑物,都坐落在东山口。

    另一方面,它又是年轻人口中的“风湿区”(注:网络流行语,有风湿病的人怕潮湿,引申意即是“这太潮了”),过去有故事的红砖洋房,如今大部分都摇身一变,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潮牌店面。

    “潮”的演变,自然带来了“年味”的变化。东山口的年,从来都是生机勃勃、推陈出新的。

    东山口有各式有格调的餐厅、咖啡厅,店家们把过年必备的红灯笼,玩出了花。一棵由竹篾搭建而成的流线型灯笼树,瞬间成为潮人手机里的打卡热点。店家说,这叫大红汤圆,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潮人也爱谐音梗。“家有喜柿”“逗利柿”,搭配新年的柿子味产品,好玩又有好意头。一家杂货店更有意思,把英文翻成中文谐音梗。Lonely Street翻译成“龙丽诗街”,这谐音梗的“信达雅”都齐了,各位脱口秀演员来了也要说一声“服”。

    潮人爱玩,玩的不只是谐音梗。东山口在新春期间,还有各类艺术游园活动。在不同艺术家手中,龙有了不同的演绎:有清澈透亮的翡翠龙、有可爱萌趣的火龙果龙,还有用广州非遗技艺通草画、牙雕绘制出来栩栩如生的飞龙……

    新年挥春,经过潮人的再创作,如今也成了创意艺术。“龙”重登场、“龙”光焕发、生意兴“龙”、好运接“龙”……在东山口,谁还说“恭喜发财”就真的老土了!

    潮人,是最懂捕捉风向的。所以,在东山口,“年味”也传播得很快。2月还没到,东山口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店铺,都纷纷换上了龙年装饰。在潮人区,没有人想落在时代的后头。一些潮人还组织起了年味Citywalk,到各个潮店的龙年装置打卡、盖章,用行动来实践“行运一条龙”。

    只要生活还有“年味”,新一年就有盼头。这是我们广州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淡定”与“乐观”。如今,它也化作年轻人脑洞中的创意与幽默。东山口的潮味龙年、玩转年味,何尝不是一种放松的生活态度?

    年味,从来都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在一代代人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的期盼、新的表达——这是属于广州的魅力与活力。

    (本文作者为艺术空间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