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员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的重要必修课程。近年来,拉萨市委党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更为精准,课程体系建设也日臻完善。
一、按照“总——分——特”的思路设置课程
为了便于学员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回应干部的理论困惑和实际工作需要,市委党校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形成了包括总论课程、分论课程、特色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
(一)重视开发设置总论课程
总论课程是从宏观层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论课程主要包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至4卷导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至2卷导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
总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通过教学使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核心要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在学通弄懂的基础上,党员干部从内心认同这一理论,并自觉用来武装头脑。二是通过教学使党员干部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增强党员干部“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亮剑发声”的能力。三是通过教学使党员干部能够学以致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提升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拉萨市委党校鼓励教师在熟悉文献的基础上备好总论课程。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二十大报告,十八大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公报,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至4卷等作为教师备课的基本文献,要求教师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吃透文献材料、厘清思想脉络,把握思想精髓,力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传达给党员干部,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不断细化开设分论课程
分论课程是对总论课程的进一步细化,是从中观层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包括了“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分论课程主要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习近平党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论述等重要课程。
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通过教学帮助党员干部熟悉习近平总书记对某领域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为从事不同工作领域的党员干部指明方向。相比总论课程,分论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
拉萨市委党校规定,备课教师必须根据备课选题,有选择地精心研读总书记关于各领域建设的重要论述。精读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外交等的重要论述,做好文献综述;阅读2至3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相关专著,了解学术前沿;积极申报与备课专题相关的课题,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打牢备课基础。为了让“专业人备专业课”,市委党校还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教研室和教师专业背景分配备课任务,使课程的视域更加广阔,理论阐释更加深刻,与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不缥缈”“有干货”,学完后对实际工作有启发。
(三)结合实际开发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开设的课程,是从微观层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西藏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作出“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指示。2015年8月24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十个必须”和“四个确保”,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党的治藏方略。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考察调研,深入城乡农家、寺庙商街等,考察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民族宗教、藏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对新时代西藏发展殷殷嘱托。
拉萨市委党校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化部署、狠抓落实,相继开设了以下特色课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几个关键问题、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做好西藏工作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党建工作历史经验、民族地区“四个特别”好干部标准等。特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引导党员干部培养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让党员干部能够“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这些特色课程以西藏近现代史、西藏当代史、西藏革命史、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基础文献。正因为有了基础文献的支撑,使得教师在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时,避免了用文件话语阐释文件,而是在坚持现实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既有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又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较好地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入心入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按照“因材施教,精准匹配”的原则安排课程
根据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做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则。拉萨市委党校根据不同班次、不同层次学员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明确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重点等。同时,注重课程之间的边界问题,避免课程之间的盲区和交集。还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总论课程着重论述指导思想层面的内容,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论课程、特色课程主要论述行动纲领层面的范畴,重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两者之间是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新任副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处级干部读书班等的课程安排,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些班次的课程安排,着眼于通过教育培训引导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还注重引导领导干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类班次开设的课程以总论课程、分论课程、特色课程各占三分之一。通过总论课从理论上指明方向、通过分论课从具体领域明确工作重点、通过特色课进一步加深对区情市情的认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科学运筹、干事创业的能力。
科级干部进修班、科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示范研讨班、乡(镇)长及街道办主任培训班等的课程安排侧重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以上课程,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投身乡村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这类班次的总论课宜精不宜多,侧重于开设分论课和特色课,重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各项工作的能力。
另外,在以基层干部为主,针对性又比较强的班次,如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驻寺干部专题培训班、乡村振兴战略专题研讨班、城市街道社区干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培训班等,更加重视课程设置的“接地气”。基层干部平时接触群众较多,直接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他们到党校参加培训,希望把朴素的工作经验上升到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遍规律。如果不关注基层干部的培训需求,宏观理论“满堂灌”,概念术语“漫天飞”,就容易让他们产生党校培训虚无缥缈,学了用处不大的错觉。所以,拉萨市委党校积极关注基层干部需求,在这类班次既开设了一定比例的总论课、分论课,又设置了结合西藏、拉萨实际的特色课。比如,在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识别与精准建档、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解读等课程;在驻寺干部专题培训班开设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怎样与僧尼有效沟通交流、宗教事务条例等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满足了基层干部的需要,对他们具体工作有帮助,受到普遍好评。
三、按照“用学术讲政治,多措并举”的方法实施课程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付诸实践,被学员接纳、吸收的过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与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相关。为了提升课程实施效果,拉萨市委党校不仅要求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用思想的力量引导党员干部,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使理论话语更加大众化、更加贴近人心。拉萨市委党校广大教师把案例式、结构化研讨、桌面推演等形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开设出一批新教学法课程。比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案例教学),贪欲·黑洞(案例教学),新媒体时代突发舆情事件应对(案例教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引导与处置(情景模拟),拉萨社会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结构化研讨),团队解压与团队建设(拓展训练)等课程。通过采用新教学法,不仅增强了理论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还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授模式,发挥了学员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员结合实际,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市委党校运用拉萨市的红色资源和乡村社区,相继开发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课程。比如:弘扬“老西藏精神”——林周农场及虎头山水库现场教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拉鲁湿地现场教学,推动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拉萨市曲水县净土健康产业园现场教学,警钟长鸣,不忘初心——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现场教学等。此外,市委党校还利用举办师资培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理论研修班等契机,组织市委党校骨干教师与来自各县(区)党校的同行开展座谈交流,集体备课,相互观摩课程等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在基层农牧区搞好宣讲工作,推动理论大众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理论。
四、按照“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持续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拉萨市委党校组织教师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系统全面、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拉萨市委党校要求教师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实质,真正贯彻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体系。拉萨市委党校还要求教师把握四个贯通:一是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二是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贯通起来;三是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四是同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在“懂”和“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抓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行动。
(作者单位:拉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