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跨越喜马拉雅蕃尼古道——地图故事主题展”
日期:10-11
拉萨融媒讯(记者拉姆次仁)日前,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跨越喜马拉雅蕃尼古道——地图故事主题展”暨“双减”条件下提升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活动。
活动以跨越喜马拉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跨越喜马拉雅蕃尼古道——地图故事主题展”项目研发的藏文化传播地图故事软件平台主要功能和特点。软件以蕃尼古道上藏文化传播为叙事主线,融合虚拟现实与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了大尺度地理场景、典型文化景观的数字虚拟影像和部分古战场遗迹及寺庙建筑的三维模型,演示的成果内容包含了喜马拉雅地区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军事等多方面的数字资源汇集。
此次成果展示通过地图故事主题展的方式,多维度呈现了蕃尼古道是藏汉等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民族团结之路,是宗教、建筑、艺术、语言交流互动的文化传播之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南亚国家的贸易繁荣之路。
活动现场,参加成果展示体验的拉萨那曲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们与课题组还开展了有关西藏文化的趣味竞答互动活动。本次主题展演活动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构建了开放式的思政大课堂,通过相关成果向公众展示蕃尼古道所传承的藏文明发展演化故事,向青少年阐释藏文化传承的中华文化基因,创新内容,传播喜马拉雅地区跨境民族走廊交流、融合的优秀传统文化。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央金措姆介绍,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自治区最大的公益性综合型博物馆,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本次向公众展示互动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由成都理工大学和西藏区内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完成,项目成果的示范应用加深了边疆地区青少年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认识。此次活动面向青少年特别策划推出,聚焦“双减”政策,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同时,填补课后空白,有效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