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沁长沙报道
10月3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第三天,长沙仿佛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有人为了一碗地道的粉面下飞机便开启“暴走”模式;有人为兑现一场迟到了四年的大学约定而奔赴至此;也有人,在岳麓山的葱郁之间,用脚步丈量着安全防线。
这一天,关于美食的渴望、关于友情的奔赴、关于安全的守护,在长沙的街头巷尾交织上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与温情的假日画卷。
城市初体验:有人一上午走12公里,有人下飞机直奔面馆
“好多人!”这是来自成都的何女士踏上长沙土地后最直观的感受。假日第三天,岳麓山景区人流如织,随处可见手举小红旗拍照留念的男女老少。但何女士一家的旅程,并非从景区开始,而是从一家面馆的烟火气中启程。
“在成都我们也不出门,来了长沙发现真的好多人。”何女士笑着感慨。她与丈夫带着两个女儿,于3日上午刚抵达长沙,将行李往酒店一放,便直奔李易面馆。“我们4个人点了5碗面,”何女士介绍起这顿“到长第一餐”时,语气中满是满足,“味道确实不错。我们一家都能吃辣,感觉长沙的辣比成都还要直接、更猛烈一点。”
一碗热辣的面条,瞬间激活了旅途的疲惫味蕾。填饱肚子后,一家人便汇入岳麓山的人流,准备“走走逛逛”。何女士的行程表上,晚上还预约了一顿小龙虾,之后他们还将前往张家界。对于他们而言,长沙是这场湖南之旅充满辣味与活力的序章。
与何女士一样,被长沙美食召唤而来的,还有来自南昌的王女士。“南昌离长沙很近,但这是我第一次来。”王女士说道。这次旅行,得益于在长沙工作的朋友孩子充当向导,她才得以成行。“我朋友来过几次了,是我的专属导游。昨天去了文和友,那种(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布置,很有特色!”
对于这趟旅途,她明确地说:“主要就是来品尝吃的。”她分享前一晚的“战绩”:“昨天晚上吃了一晚上的酱板鸭。”而臭豆腐还躺在她的必吃清单里,“准备一会儿就去吃。”
为了给接下来的美食之旅“腾出空间”,王女士3日一早便开启了“暴走”模式:先去橘子洲,再一路漫步至湖南大学。才到中午,她的手机已经记录下了12公里的行程。“现在正准备爬岳麓山,去上面看一看。”
迟到的“奔现”:毕业4年的山东游客,完成大学时的约定
在岳麓山景区南门附近,一棵被网友称为“爱心树”的树木,成了新的打卡热点。游客们聚集在此,伸出双臂,对着树冠比出半个心的形状,与树木天然形成的半心轮廓合为一体,在镜头前定格下一张张“比心”照。
来自山东淄博的马女士和张女士,正是这打卡大军中的一员。她们是大学同学,此刻正专心致志地调整着角度,试图拍出最完美的照片。马女士说:“从大学的时候起,她就老在我耳边念叨‘想来长沙、想来长沙’,这个愿望在她心里埋藏了太久。”如今,两人都已毕业四年,这场计划已久的旅行,终于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得以实现。
提起对长沙的印象,马女士脱口而出:“好吃!非常好吃!我们吃得惯。”她们于2日抵达长沙,行程安排得随性而自由,“可能玩三四天吧,反正还没订返程票。”2日晚她们去看了浏阳的璀璨烟花,“非常好看,很震撼。在我们家乡很少能看到这么大型的烟花表演,感觉特别好。”
尽管毕业后两人未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但距离反而让她们成为合拍的旅游搭子,“我们上次见面是‘五一’,一起去了青岛。这次国庆,我们选择了长沙。”对她们而言,这次与长沙的“奔现”,让这场迟到了四年的旅程,显得格外美好。
无形的守护:岳麓山上,有一抹令人安心的“蓝”
当游客们沉醉于山水美景与美食佳肴时,另一群人正默默守护着这份欢乐与安宁。10月3日上午,在岳麓山山顶,记者见到了刚结束一轮巡山任务的陈冬。他身上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服已被汗水彻底浸透。
“刚处理完一个小孩子摔伤的情况,好在不严重,做了简单的应急处理。”陈冬是岳麓蓝天救援队岳麓山中队的中队长。假日期间,他和队友一起在岳麓山执勤巡逻。“平时山上可能只有3到4名队员,今天我们在岗执勤的队员有十几人。”陈冬介绍,假期游客激增,其中有很多不熟悉地形的外地游客,“有些人会误入小路,我们不定时巡山,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帮助需要的人。”
在他们的执勤点,还陈列了一小部分救援装备,包括两种型号的无人机、用于心肺复苏教学的道具模型等,原本准备的潜水装备因现场繁忙未能展出。这些专业设备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救援队员们则化身临时讲师,耐心地为好奇的游客解答疑问。
来自常德的伍先生当天特意与好友相约来登岳麓山,他在心肺复苏教学点前听得格外认真。“就怕平时生活中遇到什么意外,学会了关键时刻能救人。”他说。一旁,还有不少小朋友学得很认真。
“现在家里都有老人,家属最好能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意外发生时,才能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陈冬补充道。
陈冬透露,有时他们接到求助电话时并不在事发点附近,需要立刻赶往。“没有通知的时候,我们就是分批次、不定时地巡山。昨天就处理了好几起游客中暑的情况,都是紧急处理后迅速送医了。”他最后提醒广大游客:“大家出门旅游都是为了开心,请尽量选择正规步道,少走野路。无论参与什么活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