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潇湘晨报

鼓励传统建筑活化利用,转为公共空间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A03):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长沙讯  9月26日下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进行发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的立法初衷和主要内容,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谷本华指出,条例共27条,主要压实了各级政府及部门职责,明确规划引领,落实对村落整体格局、风貌及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重点,加强活化利用,并强化了资金、金融、用地、科技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该条例的主要亮点,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卿晓英概括为“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系统保护、活态传承,强调对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整体性保护,鼓励原住民居住和适宜产业发展;二是突出政府引导、村(居)民主体,既强化政府支持,也尊重村民意愿,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三是突出合理利用、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对于如何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易小林强调,条例坚持以“规划先行、系统保护、合理利用、活态传承”为原则。具体通过坚持保护优先夯实传承基础,如全面建档、量身定制规划;通过规范建设行为推动活态传承,鼓励适应性改造,防止建设性破坏;通过优化基础设施确保利用可行;通过把控利用方向保障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适宜产业并建立利益反哺机制。

    在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方面,卿晓英介绍了条例的创新规定:一是明确维护修缮的“底线”与“弹性”,既要求保护原有风貌结构,也允许改善生活设施;二是构建多元化“保护责任人”制度,确保每处建筑有人管;三是鼓励以利用促保护,支持活化为公共文化空间,引导社会参与,实现自我造血。

    记者章杨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