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 长沙警事微信公众号9月26日发布了一则案例。一通“客服”电话几步简单操作,钱款就被一卷而空,来看最近发生在刘娭毑身上的这件真实案例。
今年6月底,刘娭毑接到一通“平台客服”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她开通了“百万保障”付费服务,如果不办理关闭手续,每月将自动扣款。刘娭毑听闻立即表示要取消,在骗子诱导下,她下载了涉诈App之后,手机被控制,在获取验证码等信息后,卡里的10.7万元也被骗子转走,这笔钱本是为老伴准备的手术费,刘娭毑心急如焚。
时间紧迫,长沙县公安局黄花派出所接警后,迅速行动,在县局刑侦、科信等部门的技术支撑下,与诈骗分子展开“时间赛跑”,成功冻结涉诈账户,为挽损抢下关键“黄金期”。然而,涉诈账户同时被外地警方冻结资金,归属需多方协调,于是黄花派出所多次与当地警方沟通,并办理相关手续。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10.7万元全额回到刘娭毑账户。“这是老伴的看病钱,多亏你们争分夺秒!”9月22日,刘娭毑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百万保障”诈骗手段解析:第一步,冒充“百万保障”客服来电骗子冒充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客服来电,称受害者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不取消将每月扣费且影响个人征信,诱导配合操作“取消”。第二步,诱导下载通话软件,骗子以“协助关闭”为由,诱使受害者下载第三方App并开启屏幕共享。第三步,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骗子以核验身份为由让受害者完成人脸验证、提交验证码等操作,将受害者的资金转走。
警方提醒:老年群体防备心理较弱,接触网络信息渠道少,对各种骗术了解不多,子女们要多与老年人沟通,向老年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了解他们的生活,尤其是财务状况,与父母约定大额支出多与子女商量。骗子会让老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如果发现老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