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潇湘晨报

涉事公司拟注销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A06):世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长沙讯  近日,江西宜春市民谢先生看到一则月薪过万、招聘司机的消息后,专程跑到长沙逸路发运新能源有限公司面试。面试通过并工作几个月后,谢先生发现,公司承诺的高薪难以实现,且公司“提供的车”也是自己贷款买的(详见本报9月9日A06版《起底“应聘高薪司机变贷款买车”内幕》)。

    9月22日,记者发现,长沙逸路发运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注销。

    此前,9月11日,谢先生从外地赶回长沙县,来到涉事公司协商。当日,谢先生提出,将所贷款购买车辆转移至涉事公司名下,后续贷款由公司负责。公司相关负责人曲先生称,提前还款有相关金融违约费,且算上车辆折旧费等,公司损失较大。若采用该方案,谢先生也需承担部分费用。

    曲先生提出,可找律师拟一份协议,车辆交给公司,后续贷款由公司每月进行还款,待全部还款完成后,再将车辆转移至公司名下。在公司还款期间,谢先生需与公司保持联系,配合后续车辆购买保险、转让等相关操作。

    对此,谢先生称,目前已无法相信公司,担心公司还款几月后失联。

    曲先生又称,公司可一次性给谢先生3万元,后续谢先生与公司再无瓜葛,所购车辆由谢先生自行处理,该3万元包含公司所赚取贷款差价与对谢先生的补偿。

    谢先生未同意该方案,并称目前每月还款已成负担,3万元难以弥补,要求补偿5万元。但遭公司拒绝。

    谢先生经过几日考虑后,15日再次来到该公司协商,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公司表示愿意退还3.5万元,但要求本报删除相关报道。最终,双方未能协商成功。

    22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16日,长沙逸路发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解散公告:2025年9月16日长沙逸路发运新能源有限公司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随后,记者联系了曲先生,他称公司未退给谢先生费用。“帖子(报道)又不配合删,我怎么可能会给他钱呢?我有没有和他协商解决?完美解决的情况下是不是要把这些负面信息删掉?而且这个事情我们配合政府部门调查了,政府部门判定我是没有责任的。”

    对于公司拟注销一事,曲先生称:“负面信息不删掉,我肯定只能注销或者干什么了,不然公司一直挂着负面信息经营不下去了。后面我们继续做(类似公司)也可以,不做也可以,前面的事情我们负责到底就是了。”

    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梁宇东告诉记者,所谓的高薪招聘司机实际暗藏巨大风险。他称,一般此类公司所针对的人员多为想进入物流行业的新人,因其对行业不了解,若公司以稳定货源、低息零首付、月薪过万等为诱饵,会让新人觉得风险不高但收入丰厚,从而头脑一热就在公司贷款买车。

    “这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其实就是赚取套路贷款购车和购车实价的差价,当司机真正购车后,当初承诺的高额收入则一般会以司机未按照他们制定的特殊规则操作、没达到标准要求,将责任推向司机。”梁宇东说,一般此类型公司规模小且固定资产很少,这也是为了随时方便撤退,逃避监管和处罚。             

    记者武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