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潇湘晨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超13万处文物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A02):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据央视  国新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登记文物全部完成复查,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完成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革命文物资源等调查公布。

    文物保护状况全面改善,以文物资源为主干,有力支撑长城、大运河、长江、黄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级财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持续投入,近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有力推进,1200余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实施,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集中连片保护。

    发布会上介绍,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基本摸清。据统计,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2万余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150万余件/套。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革命遗址遗迹。

    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建立。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数量达到6444家,占比91%以上,年接待观众已近15亿人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65家。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激发爱国热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激发改革动力,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串起城乡文脉。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柬埔寨等4个国家已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稳步推进;一大批文物进出境精品展览擦亮中国文化遗产“金色名片”;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我国最新自然资源“家底”公布

    据央视

    国新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全球增绿最多最快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截至2024年底: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首批设立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新探获多个油田气田铀矿床

    “十四五”期间,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全面摸清了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探明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大盆地深层和海域深水成为油气增储上产主阵地,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方。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有效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大宗矿产方面,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辽宁鞍本铁矿等新增储量非常可观。同时,新资源基地崛起,辽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我国又一个世界级金矿。

    锂矿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资源,目前已发现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个省区、长度达到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还找到了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我国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国家之一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万亿元。我国已经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规模大、势头好。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位列全球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越来越多,“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

    海工装备2024年市场份额占到全球50%以上。

    海洋药物研发能力也跻身世界前列,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海洋能技术装备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