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潇湘晨报

致敬讲台筑梦人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A03):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长沙市一中校长羿莎(右一)。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长沙讯  9月9日上午,湖南省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在长沙举行。

    大会表彰了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

    邓 验 湖南师范大学

    石家文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第一中学

    叶水云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吕松涛 长沙理工大学

    李 敏 中南大学

    肖三红 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羿 莎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郭雄辉 岳阳市平江县启明中学

    彭 熹 长沙市雅礼中学

    谭美珍  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小学

    大会现场为10位“湖南省最美教师”颁发证书。据悉,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旨在大力宣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记者钟锦涵

    链接

    长沙公布2025“十大魅力教师”名单

    本报长沙讯  为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长沙市已连续开展六届“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评选活动。

    根据规范选树项目相关文件精神,原长沙市“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评选活动调整为长沙市“模范教师”——“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选树活动。经各区县(市)教育局及学校推荐、专家组综合评议,并经长沙市教育局党委研究、按程序公示,确定长沙市“模范教师”——“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10名获奖者,他们是:

    张 曲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黄 毅 长沙市南雅中学

    黄 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戴岳为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水章 长沙市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

    张洪波 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

    段贤清 长沙县第一中学

    黄 敏 湘江新区博才红枫小学

    谭姣莲 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

    蒋美英 浏阳市第三中学 

    记者沈颢

    湖南省最美教师

    让每个学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长沙市一中校长羿莎:教育首先要给孩子开口的勇气

    本报记者钟锦涵长沙报道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三年级时在作文中写下这句话的小女孩,或许没想到,未来她会成为“湖南省最美教师”,用尊重与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她就是长沙市一中校长羿莎——一位从教27年,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的教育工作者。

    2025年,羿莎荣获“湖南省最美教师”称号。这位1975年7月出生的教育者,身兼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多重身份。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长沙市一中副校长,再到长沙市一中校长,多岗位的历练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

    教育初心:从“被看见”到“看见人”

    羿莎的教育初心,源于童年一段格外温暖的小事。上小学时,她见班级里倒痰盂的活儿没人主动揽,便悄悄接过了这份责任,而她的这份主动与踏实,恰好被班主任看在眼里,老师总是在班上表扬她。她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原来被人信赖、能给人鼓励的老师,是这样美好的存在。后来写《我的理想》作文时,她写下:“我要当一名老师。”

    这份“被看见”的温暖,也深刻影响着她的教育理念。“教育首先要给孩子开口的勇气。”羿莎分享了一个故事:2018级一名高一女生,在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环节准备了1万多字的内心独白,原本3分钟的展示,她讲了10分钟。“看着她眼里亮起来的光,我不忍心打断。”

    从那堂没被打断的语文课开始,女孩像是解开了束缚,渐渐敢在课堂上举手、敢在集体里表达。后来她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今年成功保研。女孩的父亲多次找到羿莎,语气里满是感激:“谢谢您当初给了她机会,让她有机会展现自己。”

    在羿莎看来,“课前三分钟”不仅是展示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自信、文字表达、语言组织和朗诵能力的契机。“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教育历程:改革者的魄力与担当

    2018年,湖南省宣布新高考改革,时任教务处主任的羿莎带队赴上海、浙江调研,组织50多名教师开展生涯规划培训,甚至对全体参训教师进行闭卷考试,人人过关。“我非常理解家长的焦灼、孩子的迷茫。”她记得,有学生深夜跑来办公室,纠结“该选物化政还是物化生”;也有家长在高二下学期突然要求从物理改历史——尽管已学了一年半。

    “我们的内心也充满忐忑,但始终相信只有准备在前,才能从容应对。”她主持的“选科走班”课题报告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获得广泛认可。

    2021年,羿莎调任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正值“民转公”关键时期。改制过程中,教师编制、待遇等问题层出不穷。她与三十余位教师面对面谈心交流,郑重承诺“一定拼尽全力保障大家的权益”。经过一年的攻坚,学校近300位教师成功入编,保持了教师队伍的高度稳定。2022年,学校顺利转制为公办中学,更持续保持中考成绩位居公办初中前列。

    教育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关系与心理”

    无论是语文教学、思政课还是学校管理,羿莎始终强调“心理健康”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她常常带着孩子们凝视校园里的那棵“歪脖子树”,看池塘中游动的鱼,也一起等待喷泉下的彩虹。在她看来,“歪脖子树虽不挺拔,却努力借助支点活出了独一无二的姿态;彩虹之美转瞬即逝,正如青春时光值得珍惜;而鱼与水相依共存,亦如学生与学校,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曾连续多年每天中午义务为学生开放心理咨询,为高三学子开展《考前心理调试》讲座。她思考长沙市一中这所百年名校的红色文化传统如何传承?又该如何让青年学子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于是,推动开发“行走的思政课”,融合政治、历史、语文、音乐四个学科,打破壁垒,激活校园及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

    教育情怀:温暖每一个生命的相遇

    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长沙市一中任教,羿莎从未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她坚信,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担任校长后,她常常向年轻教师分享:要用心打动、用嘴表达、用行动呵护。“如果没有温暖他人的能力,就不要做教师。”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我不是为了荣誉而工作,但学生毕业后多年仍然愿意与我联系,家长见面依然亲切问候,这种认可比任何荣誉都更让人欣慰。”羿莎说:“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