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美国东部时间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他18日赴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欧洲多位领导人当天也“组团”赴白宫参会。欧洲领导人为何如此大阵仗为泽连斯基“撑腰”?白宫会晤将如何进行?谈什么?俄乌和平协议前景如何?
“欧洲应坐在谈判桌前”
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会晤。“普特会”后,特朗普同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通话。泽连斯基随后宣布,他将应邀于18日赴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7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包括她在内的多位欧洲领导人也将赴白宫参加会晤。据已发布的信息,一同前往的包括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芬兰总统斯图布、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北约秘书长吕特。
国际舆论认为,欧洲领导人“组团”赴白宫,一是展现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立场以及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二是防止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进一步被边缘化,三是给泽连斯基“撑腰”。今年2月,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座,三人在媒体面前发生激烈争吵。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对美国“不敬”。
有美国媒体报道指出,斯图布之所以参与会晤,是因为他与特朗普有私交,斯图布此行任务是防止美乌领导人会晤再次破裂,并强调欧洲在解决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的重要性。
默茨表示,他相信泽连斯基此次前往白宫,不会出现上次那样“被羞辱”的情况,欧洲领导人将向泽连斯基提供“一些好建议”。马克龙说,此行是为了维护欧洲自身利益,展现“欧洲和乌克兰的统一战线”,因为乌克兰问题走向事关如何搭建新的欧洲安全架构。“欧洲应坐在谈判桌前。”
针对欧洲领导人“组团”赴白宫是给泽连斯基“撑腰”的说法,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档节目采访时说,这种说法不对,“他们明天来这里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与欧洲人合作”,他们应美方邀请而来,“不是为了防止泽连斯基被欺负”,特朗普“欺负”泽连斯基以达成“坏协议”是“愚蠢的媒体叙事”。
会晤怎么谈
据白宫发布的日程安排,美国东部时间18日13时15分(北京时间19日1时15分),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晤。15时(北京时间19日3时),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举行多边会晤。知情人士透露,白宫会晤预计讨论的问题包括俄罗斯的领土主张以及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包括美国将如何参与其中。特朗普16日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将安排举行美俄乌领导人三方会议。
美乌在领土问题上分歧明显。特朗普17日向泽连斯基喊话,声称如果泽连斯基愿意,俄乌冲突能“几乎立即”结束,乌克兰“收不回”克里米亚,也无法加入北约。泽连斯基抵美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乌克兰当年不应该放弃克里米亚,乌克兰在1994年获得的所谓“安全保障”并未奏效,不能重蹈覆辙。
就安全保障问题,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17日称,美方争取到一项让步,美国可以向乌克兰提供类似《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俄方对此同意。根据该条款,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攻击时,其他成员国将视此为对整个北约的攻击,并采取必要行动进行集体回应。俄方尚未就威特科夫的说法进行回应。
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俄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17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俄罗斯认同许多欧盟国家领导人强调的未来达成的和平协议应“为乌克兰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但俄罗斯同样有权利期望本国也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这样的安全保障必须比上世纪90年代“北约不会东移一寸”的承诺更加可信才行。
和平协议前景如何
安克雷奇会晤后,特朗普提议“直接达成和平协议”以结束俄乌冲突,而非仅达成停火协议。按照特朗普的解释,直接达成和平协议将彻底结束俄乌冲突,而停火协议往往难以持久有效。
乌克兰和欧洲方面均认为,要结束俄乌冲突,双方首先要达成停火协议,然后谈长期解决方案。泽连斯基主张,停火是结束冲突的关键要素,他指责俄方屡次拒绝停火呼吁,缺乏停火意愿,使局势更加复杂。冯德莱恩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欧洲将坚定支持乌克兰,直到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欧洲将在外交和经济领域继续对俄施压。
普京16日在克里姆林宫通报俄美领导人会晤情况时表示,俄方尊重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迅速结束军事冲突的立场,“我们也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所有问题”。
鲁比奥17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承认:俄乌达成和平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识别出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取得了进展,但一些重要领域分歧仍然存在。”鲁比奥说,“我们还没有接近协议达成”,只有俄乌双方都做出让步、有得有失,才能达成和平协议。
冲突
俄称阻止一起针对克里米亚大桥的炸弹袭击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18日通报说,该局阻止了一起乌克兰策划的针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
俄联邦安全局说,该局成功识别并拆除了汽车爆炸装置,参与运送爆炸装置的人员已被拘留。
通报说,一辆载有高威力自制爆炸装置的雪佛兰汽车从乌克兰出发,经多个国家转运至俄罗斯。汽车在位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边境的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进入俄罗斯,原计划转运至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由另一名司机接手。该司机将驾驶这辆汽车经克里米亚大桥前往克里米亚地区。
俄联邦安全局说,这是乌方今年第二次试图使用装载大量炸药的车辆破坏克里米亚大桥。4月2日,白俄罗斯安全部队在位于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的布列斯特海关查获一辆装有半吨多合成炸药的小型巴士,该车涉嫌用于针对克里米亚大桥进行恐怖袭击。
克里米亚大桥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全长19公里。
乌克兰扎波罗热遭俄导弹袭击3人死亡、20人受伤
据新华社电 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军事行政长官费奥多罗夫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对扎波罗热发动导弹袭击,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2时50分已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
费奥多罗夫说,当天早上俄军发动两次导弹袭击,导致扎波罗热市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部分居民楼、公交车站、部分商铺受损。救援人员、执法人员和医护人员正在现场开展工作。
当天早些时候,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扎波罗热可能遭导弹袭击的预警信息。乌空军还称,17日晚至18日凌晨,俄军向乌境内发射了4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140架无人机。
乌克兰哈尔科夫市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至少7人死亡
据新华社电 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市长伊戈尔·捷列霍夫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对哈尔科夫市发动了无人机袭击,截至当天11时24分,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另有20人受伤。
当天早些时候,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于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对哈尔科夫市的工业区发动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造成至少5人死亡、30人受伤。
乌总检察长办公室称,据初步确认,俄军发射的导弹为“伊斯坎德尔-M”导弹,在一栋居民楼附近爆炸。18日5时许,俄军使用5架无人机袭击了一栋公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