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微凉的秋风拂过邢州老街,青石板路上响起第一串足音。糖炒板栗的焦香与炖梨汤的清甜在晨光中交织弥漫,沿街店铺次第开门,游客的手机镜头捕捉着老建筑的沧桑轮廓。邢州老街,在国庆中秋假日里,被这人间烟火与甜蜜滋味温柔唤醒。
■记者 张婵娟 文/图
干货香甜飘满街
国庆中秋假期第二天一早,南长街上一家干货铺里就飘出了糖炒板栗的焦香,不一会儿又飘出炒花生的浓香,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浆水板栗,我们邢台的特产,先尝尝。”得知对方是来自外地的游客,老板热情招呼着,语气中满是自豪。他还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家乡的各种特产,每个字眼里都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甜、糯,来两斤,家人就喜欢板栗甜甜的味道。”来自贵州的魏女士说,前段时间举办的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邢台是主会场,网上有很多邢台的美景,她和爱人就趁着假期,专门来看看,“还真是不虚此行。”
随着时间推移,南长街上越来越热闹,干货铺的老板几乎没有坐下的时间。他笑着说:“想到今年这个‘双节’长假客流量会变大,专门增加了备货量,果不其然,这两天街上的游人真是不少,希望更多的人来咱邢台旅游,多尝尝邢台的特产,感受邢台的甜蜜。”
金秋上新的“甜蜜”味道
“今天上新啦!”市民小楠拉着爱人挤进好南关街区的“福禧甜巷”糖水铺,语气里满是雀跃。刚出月子的她,迫不及待要重温这口魂牵梦萦的甜。店内,一盏盏暖黄吊灯映着胡桃色木纹的桌椅,前台两串饱满的柿子摆件旁,“好‘柿’发生”的手绘卡片俏皮可爱。店主柴德圣正细心擦拭柜台,这位1999年出生的年轻创业者,将小店视若珍宝。
“雪燕桃胶炖梨汤,再来份芋泥坚果奶砖!”小楠点单后举起了手机。镜头里,温润的梨汤氤氲着热气,奶砖上洒满金黄酥脆的坚果碎——这是柴德圣为金秋特推的新品。他坚持“四季有甜”,春有草莓绵绵冰,夏上杨枝甘露,秋冬则主打温润滋养的炖品,“糖水不仅是味道,更是应时应景的生活仪式感。”
开业仅两个月,小店已有了回头客。柴德圣最欣慰的是看到情侣依偎分享一碗红豆双皮奶,或是一家老小围坐品味“禧事连连”。“再忙再累,只要看到客人眼里的满足,就值了。”“双节”里,新推出的秋日糖水销量喜人,客流较平日翻倍。他相信,这份手作的温度,终将在老街的烟火里酿出更悠长的回甘。
怀旧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沿着糖水铺往北走不远,复古装修风的“童年大风车”门店前人头攒动。开放的柜台上,老式的风车、有年代感的广告牌总能勾起“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而造型可爱的钥匙扣、国潮风的手机链则吸引着年轻情侣的目光。由于店铺独特的装修风格,还不断有年轻人进店拍照打卡。
店长闫雪芳穿梭在货架间补货,声音难掩兴奋:“去年10月1日开张时,主打的就是怀旧情怀。没想到,复古风也刮进了‘00后’心里!”为抓住年轻客群,他们特意引入兼具设计感与实用性的情侣小物,让记忆符号焕发新生机。
前段时间,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举办为邢台文旅按下加速键。闫雪芳说,这令他们对“双节”假期充满期待,开始提前选品、备货。双节首日,怀旧零食区与文创货架前人流不断。“我们会做好自己的经营,用产品、服务说话,把‘过客’变‘常客’,让‘流量’真正留下来。”
流量变“留量”的街区密码
临近正午,鸳水亭广场上古亭翼然。小楠与爱人依偎在“鸳水灵井”旁合影留念。这里原为鸳水庙旧址,院内有一口八角井,相传,每至春季,地下水位升高,井内常有金翅鲤鱼跃出,被百姓视为美好吉祥的象征。此刻,亭下游客们捧着刚买的糖画或糖水在细细品尝,古老传说与当下甜蜜悄然有了共振。
广场附近的南关剧场内,《福泰茶庄》实景剧即将开演。真人实景沉浸式剧情,观众可畅快感受舞台剧的魅力。“这里的门店太有‘料’了!”小楠感叹。从糖水铺、怀旧商店到剧场,好南关街区如同一个精巧的“文化盲盒”,每一步都可能解锁惊喜。
她的河南同学带着爱人一起正奔赴邢台。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余热让邢台在社交媒体强势“出圈”。小楠笑着预言:“他们肯定要来好南关,还有南长街、北长街打卡。邢州老街的魔力,就在于总能在不经意间,撞见让你心动的风景,还能感受甜蜜的味道。”
斜阳为老建筑镀上金边时,老街迎来又一波客流高峰。情侣十指相扣缓行,一家四口笑闹并行,白发夫妇捧着一盒糕点分享……复古招牌与霓虹灯箱在暮色中交相辉映,空气里浮动着糖水的暖香。
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邢州老街用甜蜜的味道温暖着每一位到访的游客,也用蓬勃的生机展现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从清晨到日暮,邢州老街里游人如织,笑语不断,构成了一幅生动迷人的假日画卷。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老街,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更多人带来难忘的假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