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收藏
高艺宸
去年初冬的一天,刚刚放学,暮色就把整个世界裹紧了,路灯也迫不及待地亮起来。我要背起书包的时候,察觉水杯落在教室了,于是,急急忙忙地返回学校。
此时的教学楼很安静,想拍手击亮声控灯的时候,发现一道光从远处一扇门缝流淌出来,咦?这不是老师的办公室吗?为什么放学后还亮着灯?
悄悄地往里张望。看到我们班的魏老师正和另外班的张老师、刘老师围坐一起。灯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映出一圈柔和的光晕。刘老师手拿语文课本说:“讲解‘却看妻子愁何在’这句诗时,一定要跟学生说明白,这里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不是单指配偶……”张老师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灯光下,他们非常认真。
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场讨论。灯光将老师们的影子投在墙上,那些影子时而分开,时而重叠,就像他们思维的碰撞与交融。魏老师一边听一边在教案本上快速记录,灯光照在她的笔尖上,映出一道银色的轨迹。
后来,听魏老师给我们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时候,冬日灯光里三位老师备课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恍然大悟,不仅仅是这首诗,我们学过的每一篇课文,又有哪一篇不凝结着老师们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心血?那一刻,我对老师的敬意更加深刻!
办公室里那盏普通的日光灯,见证了多少个那样的夜晚,见证了多少次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也见证了老师们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办公室的灯光,是智慧的火种,是责任的象征,不仅照亮了老师的教案,更照亮了学子们求知的道路。
指导老师:位楠楠
金华实验小学团结校区 六(5)班